央广网

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 “驻村博士”助脱贫

2019-05-14 14: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韩晓 山东台顾言 钟小康)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现如今,扎根基层的不仅有大学本科生,还有很多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这些高学历人才来到贫困山区,不少人当上了“驻村书记”。他们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去年6月开始,四川省5700多名省综合帮扶队员奔赴深度贫困的最前线,来自四川省社科院法学院的女博士王素珍也是其中一员。
  记者来到尔吉村时,这里的妇女健康与教育互助会正在举办一场讲座,王素珍是主讲人,给王素珍做翻译的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拉马文才。
  去年6月,听说省上的帮扶队员要来,拉马文才很是期待,可得知其中有一位女博士,拉马文才的心又悬了起来。
  拉马文才:食宿的问题还有沟通的问题,女性确实让我感觉比较担忧。
  一方面是女性,一方面还是博士。在象牙塔里生活的精英人才,能够融入基层,融入百姓吗?其实,不仅是尔吉村的村民们疑惑,这样的担忧王素珍也有。
  去年7月,刚到村里时,最让王素珍尴尬的是无法识别村民的年纪。
  王素珍:最开始我看到村民都喊大姐,后来发现她们的年龄都比我小,而且小好多岁。于是我总结了一个经验:根据尔吉村的妇女看上去的年龄减掉十岁,就差不多是她们的真实年龄。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一张张与实际年龄并不相符的面容,让王素珍看到了根植于此,侵蚀着人们身体与心灵的深度贫困,这深深的触动了她。也是从那时起,王素珍决定完全改变尔吉村。
  但是,怎样才能让尔吉村从根本上变化呢?根据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王素珍开始做起了详细的了解和调查。王素珍发现,当地几乎所有人家都养殖土鸡,300多户人家,竟然有1500多只跑山鸡。于是,王素珍决定因地制宜搞产业,把跑山鸡下的土鸡蛋变成难得的宝贝,去年底,她牵头成立了尔吉村鸡蛋合作社。
  王素珍:做大文章可以培养村民的气节和精神,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我们的设想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从尔吉村出去的,就都是可信的。
  为了把产业搞好,学习法律专业的王素珍天天恶补养鸡知识,把自己变成了鸡蛋专家。有了产业,尔吉村的村民们不仅腰包鼓了,连精气神也变了。如今,这位当初没人认可的女博士,已经成了村民心中的好姐姐,好老师。
  记者:你平时叫她什么?
  村民:王老师,我最好的王老师。
  王素珍:这样的称呼从村民嘴里说出来,我觉得自己所做的都值了。
  和王素珍一样,这些年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毕业的博士生都纷纷走进基层,扎根基层,为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其他村干部一样,在农村的这些年,他们沉下心来,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用心服务着每一位村民。同时,和其他人比起来,他们还有着更多学识,更高的眼界,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这些博士们有着更加深远的考虑。
  刘苏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是一名博士毕业生。2018年,刚刚毕业的他来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成为扶贫工作组的一员。对于这份工作,刘苏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刘苏:当省委组织部把我选拔下来的时候,我真的是诚惶诚恐。因为我刚刚毕业,在科研方面虽然略懂,但在扶贫实践方面真的是一张白纸。
  从来到十八洞村的第一天起,刘苏就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扶贫工作组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同,除了挨家挨户的走访,关心村民的生活,他还想做一些更大的事业。
  通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刘苏发现,十八洞村景色优美,当地正在积极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然而,在一二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十八洞村的第二产业还是比较缺乏,因此,他打算补上这个短板,为村里的产业融合做更加深远的打算。
  刘苏:我现在有几个想做的项目,一方面是湘西腊肉,这是我刚刚调研完的,相信它的前景非常好。另一方面,夏天到了,各类果子都成熟了,我就想做个最简单事情,榨果汁,果汁是浅加工。为什么这件事情可以做?第一,游客需要;第二,为了村集体;第三,还可以带动村民致富。
  除了发展第二产业,刘苏还在村里开办了一家英语培训班,他认为,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后十八洞村还会迎来来自外国的游客,村里人也要学会英语,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世界。
  刘苏:我觉得英语讲解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我想培养村里的农民讲解员,这是我们的新目标。
  如今,在十八洞村的讲堂里,每周都会传来学习英语的声音。正是因为这位村里的博士,十八洞村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高学历人才到底能为农村带去什么?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答案。
  毛剑是山东省委宣传部派驻临沂市费县汶山村的第一书记,也是山东大学毕业的一名文学博士。
  这段时间,汶山村的新社区安置房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自从去年3月安置房开工建设以来,毛剑几乎每天都要来工地看看。
  汶山村的这片安置房距离县城只有几里路,工程完工后,村里的500户居民就将住进崭新的楼房。
  毛剑:安置房建成以后,我们将实现整体搬迁安置,一步到位,八通八有,从根本上实现挪穷窝,奔小康。
  挪穷窝,奔小康。这是毛剑刚来到汶山村时给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汶山村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省定贫困村,这个坐落在山沟里的村庄,因为不靠县城,不靠乡镇驻地,不靠公路干道,不靠集市,不靠企业项目,被称为“五不靠村”。如何尽快改变村庄的现状,拔掉穷根,成为摆在毛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经过和村两委综合分析利弊,又请教自己读博士时结识的教授专家,对村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毛剑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跳出穷窝才是彻底解决贫困的唯一出路。
  毛剑:因为整个村比较分散,我们就商量依托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整体搬迁。
  对于整体搬迁的提议,过够了穷日子的村民们非常拥护,如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楼房更是给群众吃了定心丸。然而,整体搬迁,还只是毛剑为汶山村脱贫所做的第一步工作。村民搬出来,怎么生活下去才是关键。
  这天,毛剑和村两委迎来了一位有意投资老村土地建设的企业老总,他经营一家乡村旅游开发企业,这段时间他多次来到汶山村,实地查看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
  企业老总:我们公司想把汶山村作为2019年的一个重点项目,来打造康养旅游。
  其实,看好汶山村当地旅游资源的公司不止一家,目前,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就有五六家。过去闭塞落后无人问津的穷山村一下子成了很多企业竞相投资的香饽饽,发生这样的巨大变化,重要的原因是一条贯穿山上山下,全程7.8公里的环山公路修通了。
  毛剑:这条路修通了以后,不仅解决了现实的问题,而且为下一步发展高效农业、文旅康养、田园综合体的项目打牢了基础。
  汶山村过去穷,除了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全村群众守着几千亩的青山林地,没能摆脱贫困,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路。要带领乡亲们整体脱贫,就要先解决道路问题。 
  毛剑立刻同村两委商量,决定路一定要修,而且还要将路一直修到山上去。在山上修路,投资大费用高,经过核算,大概需要200多万元的资金。毛剑一方面积极向派出单位汇报,一方面积极联系和对接各类扶持政策。
  毛剑:上级领导了解到情况以后,立刻联系协调有关单位,给了村里交通基础设施奖励资金的拨款。村里又整合了两年的“一事一议”50万元,于是就有了220万元的资金。
  2017年汶山村的环山路正式动工!为了节省开支,毛剑带领村干部早起晚归,自带干粮吃在山上,从道路的走线到每段路的丈量,他都亲力亲为。
  毛剑:早上八点就上山,下午三四点下山,这条路是我们一步一步用脚量出来的。
  经过近十个月的紧张施工,7.8公里的环山生产路正式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公路蜿蜒在山岭之间,犹如一条丝带,串联起汶山村发展的新希望。
  路通了,原本撂荒的地也重新变成了金疙瘩,过去每亩两三百元没有人要,现在每亩1500元,大家都抢着包。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村集体增收一百多万元。而这些金土地,也为汶山村的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毛剑:通过吸引大的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对区域进行总体的规划和开发,达到一个高标准的田园综合体。群众可以回去当工人,也可以拿着自己的土地进行入股。
  一分汗水,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毛剑说,两年的驻村帮扶是自己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历程。
  毛剑:我们有信心把汶山村建设成为富美文明的新农村,实现蝶变!
  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超过700万人。这些人才中,既有外出打工后返回农村的返乡人士,同时也有从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带着知识来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带去了珍贵的资源。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是带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这些扎根在乡土的精英,正在为乡村大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
编辑: 朱敬一

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 “驻村博士”助脱贫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现如今,扎根基层的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很多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这些高学历人才来到贫困山区,有的甚至当上了“驻村书记”。他们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