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安徽打造“智慧皖粮” 优粮优价成“全民共识”

2019-01-15 11: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记者纪翔)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安徽省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粮食生产、销售和加工效益明显提高。尝到甜头的农民和企业也更加注重科学生产,优粮优价成为全民共识。与此同时,安徽省全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综合打造“智慧皖粮”分布式云平台,建成一套完整的“省级粮食云—端—网”体系,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也让粮食收储和销售更加科学高效。

  安徽省凤阳县凤林粮贸有限公司的收粮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趁着雪停,附近的乡亲们纷纷赶来卖粮,各式各样的车辆在粮库门口排起了长队。

  公司总经理钱立勋:农民主要看市场价格,今年起步价差了一毛钱,农民卖粮有观望心理,所以到现在还存着很多粮。大家一看后期粮食没有什么涨头了,才积极来卖粮。

  2018年,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一毛钱,种粮农民的收入有所下滑。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程夕兵,承包了700亩土地,为了保证收入,他把其中的100多亩种上了优质品种,并积极筹备粮食深加工。

  程夕兵:优质稻比普通杂交稻每亩少产200斤左右,但品质提高了,一亩地反而多挣两三百元。传统的粮食种植利润不大,我们从源头抓起,用好种子,种出好品质。我自己建了小型米厂,下一步要打造小岗自己的品牌,从种到收,到加工,到餐桌,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

  凤阳县总铺社区的李士清,则把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优质品种。他说,近年来,当地农民思想越来越开放,“优粮优价”逐渐成为共识。

  李士清:我自己种了五六十亩,如果效益好,再扩大种植面积。优质品种的价格确实高,都说要种这个。

  农民的意识在转变,农业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这一新趋势。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的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公司,选择了几十户种粮大户深度合作:企业推出新品种,并指导农户生产,负责回收和加工粮食。通过订单式合作,农户和企业取得双赢。

  公司总经理郭少祥:我们有一个产品叫嘉化粳稻,市场收购价格1.33~1.36元/斤,高于托市收购价。所以,用优质种子,培养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规模经营,能保证粮农、粮食产业化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会有更多农民用优质种子。

  除了优化品种,当地企业在改进加工方式上也下足了功夫。“蒸谷米”,顾名思义,就是将稻谷带壳蒸煮后,再烘干、脱壳,制成大米。安徽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伟龙介绍,这种“回归传统”的加工工艺,能保留大米87%的营养成分,而普通加工方式则只有5%。

  严伟龙:蒸谷米的加工工艺可以让稻壳里的维生素、无机盐,通过水热作用,渗透到米的胚乳里,完整地保留了大米壳里应有的营养。此外,精米率提高了,保存时间也变长了。

  严伟龙表示,蒸谷米的价格,相对普通大米也高了几倍不止。他的理念是,充分利用蒸谷米的营养价值优势,以婴幼儿消费人群为突破口,进军高端市场。

  严伟龙:目前8两装的蒸谷米卖到29.5元。我们小岗即将投放市场的新包装看起来像奶粉包装,我们请了国内最好的咨询公司设计的包装。希望通过婴幼儿消费人群进入家庭市场,之后再推家庭装。

  在合肥泰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盆满是杂质和碎粒的大米倒进了色选机,不一会儿,干净饱满的大米和杂质碎粒就从不同的管道倾泻而出。公司运营总监王成应骄傲地说,这台色选机,拥有全部知识产权,许多颗粒状农产品都能通过色选机“去粗存精”,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

  王成应:色选机一开始都是用来做大米。2009年,我们是首家把CCD技术(高速工业相机)用在色选机上的,把色选机的应用领域扩展开来,比如筛选茶叶、新疆的葡萄干、宁夏的枸杞、云南的咖啡豆,甚至包括一些海产品。

  农民积极,企业给力,政府也不遑多让。近年来,安徽省粮食部门全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了“智慧皖粮”分布式云平台。仅移动客户端就包括:面向卖粮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售粮通”;面向各类粮食收储库点的“储粮通”;面向各级粮食管理部门的“管粮通”;面向粮食物流加工企业的“金粮通”和面向粮食消费者的“购粮通”。

  仓储处主任科员王春莹:比如“售粮通”,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政策信息、价格进行了解,同时还能进行库点查询和售粮预约。

  王春莹介绍,截至目前,覆盖安徽全省16个设区市、78个县的1545个信息化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夏秋两季的粮食收购和日常流通管理工作,省级云平台也率先完成与国家粮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对接工作。

  王春莹: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1061个信息化粮库,新安装3400套粮情监测系统,1.2万个摄像头,实现对近3000栋仓房900余万吨存粮的实时在线监控;安装196套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省196个固定会场和50个移动分会场同时在线的远程专家会商;全省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粮食出入库数量800余万吨。

  通过鼓励优质粮食种植和信息化技术建设,安徽省优质粮食种植率和市场化收购比例大幅提升。2017年,安徽全省粮食市场化收购比重不足30%,2018年则提高的53%,全省中晚籼稻优质化率达到90%,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许维彬:2018年秋粮收购,很多地方虽然启动了最低收购预案,但优质品种全部通过市场化进行了收购,价格每百斤高出最低收购价四到六元。由于市场化收购比重增加,全省小麦和稻谷两项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左右。通过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非常明显。

编辑: 孔明

安徽打造“智慧皖粮” 优粮优价成“全民共识”

近年来,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安徽省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粮食生产、销售和加工效益明显提高。尝到甜头的农民和企业也更加注重科学生产,优粮优价成为全民共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