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画中人”讲“画中事” 见证农村40年变迁

2018-11-26 14: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记者韩晓)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目前已持续展出两周多。此次大型展览共安排设计了6个主题内容展区,分别为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和面向未来,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此次大型展览的各个展区,都有很多涉及到农业农村发展变革的图片和实物。近期,展览中部分图片的主人公也来到展览现场,向参观者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展现农村40周年的改革变迁。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第二展区“希望的田野”版块,几张排开展示的布票、粮票和肉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通过讲解可以知道,40年前,这些票据是当年每家必需的生活来源。

  讲解:这里展示的各种票证,包括布票、粮票、肉票和购买各种紧缺商品所需的票证,见证了人民生活从全面短缺到日渐繁荣的历史。最有意思的是上海的半两粮票,当时能买一块点心或一碗小馄饨……

  参观者王淑芬今年70多岁了,说起这些“票据”,她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王淑芬:那时候肉票一个人才半斤,现在随便吃,现在比原来生活好。

  同样是老人,对于“吃”的变迁,观众张坤也有着说不完的话。他指着“票据”旁一张老百姓购买冬储大白菜的老照片,感慨起40年来的变化。

  张坤:北方地区过去抢购存储大白菜,是每年冬天必干的一件事情,如果要有比较好的,价钱便宜的大白菜,那就要起早,全家总动员。现在到了菜市场,菜五花八门,我还得问售货员,这叫什么菜。光从吃菜这一点,就天翻地覆,大不一样。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三农”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此次大型展览中,除了“希望的田野”版块,其它展区也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出农业、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变。

  在大国气象展区,一张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跳菜队”的照片显得很是出挑,图片上,几名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村民正端着热气腾腾的“八大碗”,满面笑容地跳着当地舞蹈。而在图片旁边,一位身穿彝族特色服饰,留着一脸长胡子的老者,也正用自己的舞姿吸引着前来参展的人们,他就是“跳菜”表演艺术家阿本枝。

  阿本枝:我从90年代开始做“跳菜”,到现在已经38年了。我从90年代就把“跳菜”从民间带上舞台,一上舞台就被观众所青睐,北京、上海都有我们“跳菜”的踪影。“跳菜”为什么受欢迎?我个人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仁义礼智信”都囊括在“跳菜”里……

  彝族“跳菜”,是将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起来的传统饮食文化,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独特的上菜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阿本枝说,曾经,“跳菜”只是当地老百姓庆祝节日的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无量山,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农民优惠政策,也让“跳菜”这一艺术形式散发出新的魅力。2008年,“南涧跳菜”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菜”成为当地一枚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现在,阿本枝身边的村民纷纷开展起民族风情游项目,“跳菜”也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

  阿本枝:每个村最少有两支“跳菜”队伍,每支“跳菜”队伍有8到10人,我们那边大概有300多支“跳菜”队伍,这也意味着有3000多人参加“跳菜”。每一支队伍的“跳菜”收入大概是一年15万。从脱贫增收角度来讲,这是一大笔收入。这只是民间“跳菜”队,还有另外一些队到各大酒店去,云南各大酒店都有。

  除了“跳菜”,阿本枝还在展会现场向大家唱起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歌。

  阿本枝:打歌打到北京城,调子唱到天安门,就这两句话……这个调门叫“二里半”,就是调子能传出二里半的意思。

  一首民歌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故事却隐藏着几十年来山里的发展变化。阿本枝说,这种民歌以前是当地村民用来对话的工具。曾经,因为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在山上劳动的村民们只能通过喊话、唱歌的形式向山那头的亲人朋友传递信息。不过,随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民歌的用途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阿本枝:现在我们那边公路已经全部修通,下雨脚不沾泥,身子不沾灰,出门摩托车嘟嘟嘟地走啦!现在山歌调子已经变成表演的形式了,以前传话的功能已经没有了,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在此次展会上,像阿本枝一样,带着故事前来参观的农民朋友还有很多。供产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求吉乡下黄寨村支部书记,这次,他是专门为一张照片而来的。这张照片位于“大国气象”展区,照片中,一位身穿藏族服饰的农村老人,正和自己的亲人收看刚刚安装好的高清电视机。供产说,这位老人正来自于自己家乡,和他一样,现在,若尔盖县村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有网”的日子。

  供产:国家对“农网改造”投入很大,我们的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更稳定、安全的电网,老百姓的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了。

  下黄寨村位于古南北通道丝绸之路上,这里有青山绿水,风景迷人,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村里的基础设施一直落后。近些年,当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村的房屋、道路、电、网进行了建设和完善,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供产:宽带网从“有线”到“无线”,还有高清的电视信号,一点点变好,为高质量发展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对于我们的少年儿童有非常大的帮助,互联网进学校,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我们能感觉到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对老百姓增产增收方面也有很多好处,家门口就可以关注外地市场,我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就能直接卖出去。

  和供产一起来到北京观展的,还有若尔盖县红星镇折勿村的支部书记哈科,在他看来,一根网线改变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当地村民的思想观念。

  哈科:我们是放牧的,以前我们那的牛羊成千上万,现在抓质量,数量要减下来,因为要保护环境。我们牧区现在“禁牧”“休牧”,大家都知道“禁牧”“休牧”有补贴,收入还都会提高。

  哈科告诉记者,红星镇折勿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曾经,这里的牧民收入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也十分薄弱,更糟糕的是,由于不科学的放牧,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让大家明白“禁牧”“休牧”保护草原的重要性,当地村干部费了很大功夫,但村民仍然很难理解他们的苦心。直到后来,当地通了网,中央的政策也直接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到村民的耳朵里,大家的环保意识就像坐了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哈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百姓一听到这个就意识到要保护生态,要不然子孙后代吃什么?现在老百姓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和网络,就直接能知道党中央的政策了,以前看不到、听不到。

  哈科和供产告诉记者,能来参加此次展览,他们感到兴奋又自豪。如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村民们正在通往幸福的大路上奔走前进,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未来,他们要把家乡建设的更好,让更多人看到祖国农村的繁荣。

编辑: 孔明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画中人”讲“画中事” 见证农村40年变迁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目前已持续展出两周多。此次大型展览共安排设计了6个主题内容展区,分别为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和面向未来,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