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贵州遵义播州区:告别网箱养鱼 开启新生活

2018-11-04 11: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记者纪翔 贵州台刘燕 佟文玲 遵义台税兵)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贵州省的母亲河——乌江,其干流流经遵义市播州区7个乡镇,绵延57公里,为沿线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帮助当地群众打造了“乌江鱼”等品牌,成为年产量达2万多吨的产业。然而,在带来丰厚财富的同时,一江清水早已不堪重负。今年,一场网箱养殖的大清理在黔北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渔民纷纷转产上岸,箱拆除,鱼搬家,人改行……下定决心要还母亲河以清澈面容。

  说起自己在乌江河上养鱼的历史,养殖户朱正文的思绪回到了2009年。过去,朱正文家就住在遵义市播州区的乌江边上。由于建设构皮滩水电站,他家的老房子被征收了,喜爱钓鱼的朱正文就决定将爱好与生计结合起来,带着一家人从岸上搬到了乌江库区,开始了渔民生活。

  朱正文:刚开始养鱼的时候,河边水清亮,人可以喝。

  朱正文“下水”之时,库区已经聚集了一批来自湖南及重庆等地的养殖户,他们将投饵式网箱养殖技术带进了播州区。高产出高收益的养殖方式,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其中,使得这一水域成为了播州区主要水产品产业基地。

  和其他渔民一样,朱正文也采用了网箱养殖技术,在库区布起了网箱,又为自己和子女搭建了住房,还有堆放鱼饲料的仓库,开始了渔民生涯。至今,朱正文的孙子朱光权仍记得每年夏天,他都穿着小背心小短裤,奔跑嬉戏于各个网箱间的场景。

  朱光权:养鱼的特别多,网箱连起来一直走上去都可以走很远很远,一眼看不到头,像海一样。

  网箱养殖发展的背后带来的是渔民的高回报。朱正文说,每年的6月到10月是鱼的销售旺季,每天前来拉鱼的客商车辆能排到百米开外,养殖户家家灯火通明,各种交易声响彻水面,热闹非凡。

  然而,在网箱养殖产业带来繁荣的背后,生态隐患却越来越明显。由于养殖历史长、规模大,加上乌江库区水域涉及三市五县区共同管理,没有统一的库区综合管理机构,过去能直接饮用的乌江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朱正文说,自己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靠水吃水”。

  朱正文:网箱越来越多,网箱上还喂狗,人吃、住、垃圾都在网箱上,污染严重,水变黑了,不能喝那个水了,都是外面拉水。

  人类活动是加剧乌江水质变化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投放饲料过多带来的危害。为了追求效益,网箱养殖户肆意增加饲料投放量,导致鱼排泄物增多,这才是造成乌江污染的罪魁祸首。

  为了还乌江一江清水,2017年,播州区就进一步加大了网箱养殖的规范管理,坚决取缔无证养殖和超面积养殖行为。今年4月,播州区更是做出了全面完成网箱取缔工作的决定,并安排网箱整治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播州区水产站站长周南雁:从2017年开始,播州区就把超面积违规养殖的网箱养鱼全部撤除。今年根据要求,在5月15日以前,对现有的有证核发的网箱养鱼全部撤除。在13日凌晨2时,基本的网箱全部上岸撤除,15日通过市环保、农委的验收。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播州区以雷霆之势,全面完成了网箱拆除任务。然而,渔民“洗脚”上岸后,生计又该怎么办?曾经的“乌江鱼”品牌又将何去何从?

  为配合乌江网箱拆除工作,帮助网箱养殖户更好的转产上岸,早在2017年2月,播州区就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引进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通过人工干预迫使水体在池塘内循环流动,在固定的流水池中“圈养”吃食性鱼类,有效收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将其变为瓜果、花卉等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从而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网箱拆除后,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朱正文和儿子朱大生带着存鱼上了岸,发展起池塘循环养鱼。

  朱大生:这5个池子的鱼都是我从乌江带上来的,大概有6万多斤,鱼对新环境慢慢适应了。

  目前,播州区已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在乌江镇、鸭溪镇、乐山镇铺开。同时,还大力发展“流水养鱼”和“稻+鱼”等模式,对网箱养殖进行“分流”,既解决了转产上岸的渔民的就业问题,又能保证鱼的供给、保障“乌江鱼”的品牌。

  取缔网箱养殖只是播州区开展乌江水环境治理的其中一环,播州区副区长付康介绍,围绕治污、治水、清洁家园行动,全面管控乌江流域面源污染还将有序推进。

  付康:下一步播州区将进一步完善渔民转产上岸的扶持方案,大力发展池塘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切实加大对渔民的扶持补贴,确保渔民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最终保住乌江一河清水。

  如今,年逾古稀的朱正文时不时的还会来到儿子的池塘循环养鱼基地看一看。听着鱼儿们欢腾的跳动声,爱鱼的朱正文内心很平静。他说,尽管网箱拆除后给他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乌江恢复到过去能喝水捕虾的阶段,他就心满意足了。

编辑: 孔明

贵州遵义播州区:告别网箱养鱼 开启新生活

贵州省的母亲河——乌江,其干流流经遵义市播州区7个乡镇,绵延57公里,为沿线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帮助当地群众打造了“乌江鱼”等品牌,成为年产量达2万多吨的产业。然而,在带来丰厚财富的同时,一江清水早已不堪重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