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津静海绿色农业打造“舌尖上的世外桃源”

2018-10-21 12:2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韩晓)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10月16日到18日,全国农广举行走进天津看静海活动。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4家媒体齐聚于此,对当地过去40年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采访。静海区,是天津市的市辖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区之一。40年来,静海区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同时还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16日,全国农广采访团来到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镇的生宝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下车,记者们就被院子里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蔬果所吸引。香甜的葡萄,软糯的无花果、饱满的大枣,阵阵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记者们品尝美味蔬果

  顾靖是生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这些蔬果都是这里的基地大棚种植出来的,平时供天津的市民前来进行采摘。从2015年公司成立以来,生宝就始终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挥自身优势。顾靖说,所谓现代都市农业,就是要按照市民的需求,为城市的老百姓,提供优质绿色的农产品。

  顾靖:为什么叫都市农业,就是让城市里的消费群体到乡村来消费。我们种植的方法和标准,包括饲养标准、防疫都要做好,让老百姓放心,用良心种出高品质的东西。

生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现在,生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商贸、养殖、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5家下属单位,年产值近5亿元。但是,企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理念一直没有改变。为此,他们和各大农业院校一直保持着亲密合作,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善果实品质。

生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大棚

  徐光善是公司的生产经理,每天下午,他都会按时来到种植园区进行检查。在一处无土栽培的草莓大棚里,他给记者们介绍起这里的先进技术。

  徐光善:草莓对ph值要求特别高,碱性大了产量低。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以后,缓苗特快,产量也翻番了。

天津市民采摘大棚里的草莓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邱庄镇人,徐光善对这片现代化的大棚感到骄傲。在他的记忆里,这片生长着香甜果蔬的土地,曾经还是一片什么都长不出来的盐碱地。

  徐光善:我2010年到这边,土地是盐碱地,连玉米都种不出来。后来我们与农业部门、技术部门沟通,多施有机肥,多施微生物菌剂,两年时间就把土壤改良的差不多了。现在一些老人来这里玩都特别惊讶,还能在这个地上种出蔬菜,他们都说真不容易,能吃到自己土地上长出来的蔬菜了。

记者们采访生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徐光善

  从上世纪80年代,静海区大邱庄镇就开始实施改土治碱工程,逐渐把这里的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现在,当地人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追求依然不减,而这种追求,也深深扎进了静海区农人的心里。

员工们正在制作杏鲍菇培养基

  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内,每天,这里都要生产45吨的杏鲍菇。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把一堆木屑似的东西放进袋子里,并且打包成一个个矮矮的圆柱。公司副总肖志宏告诉记者,这些就是生产杏鲍菇所要用到的培养基。而其中的木料竟然是木屑、甘蔗渣、玉米芯、麸皮等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料:

  肖志宏:原料主要是循环利用农民的农业废弃物,像玉米的下脚料,还有木屑。林海这边种植树木很多,砍伐后有很多下脚料可以加以利用。生产完杏鲍菇,这些培养基原料可以二次利用种松鲍菇,因为种完杏鲍菇培养基里有一些剩余营养价值。种完松鲍菇以后做有机肥,就可以还地了,因为种树需要施肥,这样达到循环的效果。

 

正在智能调控室里生长的杏鲍菇

  每天,这里都可以消耗20吨的农业废渣,又可以生产出15吨的有机肥原材料,这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做出了有力贡献。不仅如此,在生产杏鲍菇的过程中,企业也将质量安全做到重中之重,投资8000万元,建成单元智能控制的调温和换气系统,让杏鲍菇能在无污染的标准环境下生长,确保老百姓吃到优质的菌菇产品。

  肖智宏: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添加剂,我们在绿色食品办公室有认证,每个月都有农业局的人来做检测,这些检测之余还自己送到第三单位进行检测,因为超市还有检测的要求。

员工处理刚刚采摘下来的杏鲍菇

  不仅如此,天津市静海区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还在向着更加深远的方向延伸。

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南方交易大厅

  晚上6点,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南方交易大厅里热闹非凡,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农产品销售商者在这里流转着自己的商品,一袋袋蔬菜水果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新鲜。天津海吉星招商部副经理赵开伟告诉记者,未来,这个交易大厅将集合来自天南地北的优质新鲜蔬果。

  赵开伟:现在所有货源是产地直发,包括山东、河北、东北、内蒙、山西,货源都集中到这个地方。我们现在的硬件设施是国内最优质的,包括软性的服务、信息渠道拓展,包括和客户提供供应链上服务,都是无偿在做。一是让客户做强做大,也是为了把名优的农产品辐射到全国。

大厅内正在进行蔬果交易

  现在,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还没有建完,等到完全建成后,这里的占地面积将达到6000亩,可以容纳企业商户3万余家。到时,这里将成为北方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园。当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聚集于此,如何保它们的质量就成了园区的责任。

检验检疫试验区内的实验室

  在离物流园区不远的检验检疫试验区里,几名手持试管,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他们正在检验刚刚到货的一批猕猴桃。短短半个小时,一份详细的检验检疫报告就会送到园区中心。

  检测中心负责人盖旭:目前理化分析室主要进行的是物流园每批次货物的快速检测,包含了农残、兽残的快筛。还有甲醛、孔雀石等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冷库

  盖旭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检验结果更加精确,他们进口了多种国际先进设备。现在,从蔬果、肉类、水产品,再到粮油、调料、苗木和红酒等,都可以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检验检疫。

  盖旭:这是比较先进的实验室,比如气相色谱与质谱三重四杆串接仪,这台设备价值200多万。我们80%以上的大型设备都是进口的,也是为了配合出入境海关和国检部门的要求进行匹配的。

记者们采访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余少平

  未来,海吉星国际物流园区还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拓展,而静海区关于绿色农业的理念,也将从天津走向全世界。

  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余少平:现在整个京津冀检验检疫试验区也围绕为中国北方进出口农产品。比如和意大利达成了进口食品合作,还有和非洲、欧洲和南美地区的签约都会落地。整个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和北方的进出口价格会整体降下来,品质也会提高,我们的检验检疫试验区直接进行通关查验,有些政策已经比天津港更有优势,因为它是中国沿海城市第一个获得了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的检验检疫试验区,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窗口。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农广播委员会秘书长史林杰接受记者团采访

  40年的改革发展,赋予了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发展新的生命。静海区的绿色农业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剪影。正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农广播委员会秘书长史林杰所说,蓬勃发展的静海区还将带来更多惊喜。

  史林杰:15日到18日,中国对农广播委员会在静海进行了深度采访,所到之处感到很震惊,我们不仅看到兴旺发达的农业,也看到一个不忘初心的静海,蓬勃发展的静海,改革开放的静海,欣欣向荣的静海。

编辑: 孔明

天津静海绿色农业打造“舌尖上的世外桃源”

10月16日到18日,全国农广举行走进天津看静海活动。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4家媒体齐聚于此,对当地过去40年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采访。静海区,是天津市的市辖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区之一。40年来,静海区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同时还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