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盘活农村土地 撬动乡村振兴

2018-07-23 14:3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姜文婧 王贵山 陈庚 王成林 袁迪凯 韩晓)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广阔天地迎来了千载难逢、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

  当前,一个个乡村正在苏醒、一茬茬乡亲正在回归、一片片乡景正在蝶变、一处处乡风正在改善、一缕缕乡愁正在蒸腾。

  许必敬:从1998年开始流转耕地,看到田头抛荒我就去种。

  湖南省浏阳市最大的种粮户,是沙市村的许必敬,共流转水稻田2000多亩。十九大明确提出,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让许必敬对未来多种田、种好田更加信心满满:

  许必敬:延长30年,那是农民的定心丸,对于我们种田大户、合作社来说,国家政策不变,我就按我的理想,按我的方式去搞。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为农村闲置土地进一步流转创造了良好条件,加上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等政策的实施,让土地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核心资产,更使专业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陈照米:2014年年底的时候,我跟村里的书记商量,说我要做不一样的农业!

  说这话的陈照米,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下海创业者。四年前,他回到家乡——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的解放村,成立米果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三亿元建设米果果农场,搞田园综合体。村主任魏永江说,村民们一开始并不原意把土地流转给企业:

  魏永江:土地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和企业签合同,万一企业倒闭了,怎么跟老百姓交代呢?

  为消除大家的顾虑,陈照米提出,米果果公司和村集体合作社签订合同,探索“入股+固定分红”的土地流转模式:村集体以整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占公司10%的股份;农场建设期内,每年给村集体50万的保底收益,建成盈利后,村民们按集体入股比例分红。3500个村民都是股东,共享土地增值红利。

  陈照米:我要跟老百姓一起发展,土地要增效、农民要增收,让这片土地活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

  四年来,米果果农场建成了火龙果基地、农事体验区、农业博物馆、花海等,并与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田园教育等有机结合,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不过,发展的困境也摆在了陈照米的面前:流转过来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农业用地,土地性质不能改变,农业设施用地只能占5%,这让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配套设施建设成为难题。

  陈照米:农用设施用地,只能放农具、农药、化肥。建设用地要等五年一次规划调整,调整了以后也不能马上建,还要规划,要招拍挂,又是两年三年,解决指标又要几年以后的事情。

  盘活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不碰耕地红线,又能保障发展建设?

  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柳中辉看来,这需要企业、政府、村集体合力。用“机制”解决问题。作为湖南省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浔龙河村尝试按照市场逻辑,从土地空间规划上破题。

  柳中辉:先做生态规划,第二再做产业规划,第三社会发展规划。最后交给国土资源局,做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这才是根本。我们完全按市场逻辑,反推最后土地应该怎么用。

  浔龙河村14700亩土地全部重新统一规划,完成了“五规合一”的总体规划,并得到长沙县政府的同意批复。村里还整合出3500亩产业项目和公共设施用地,为村民集中建设青瓦白墙、菜园环绕的独栋别墅和配套的医院、学校。建设中的浔龙河生态小镇引来投资12亿元,成为国家改革试点项目。

  柳中辉:当时我就提出一个观点,乡村的资源,首先要资产化,然后才能资本化。

  现在,全村耕地不但没有减少一亩,生态环境还更加优美。村民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全国土地要完成基本确权,实现土地最大程度化利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像陈照米这样的土地改革践行者都对未来充满期待。

编辑: 孔明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盘活农村土地 撬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广阔天地迎来了千载难逢、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