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从“驻村书记”到“下派支书” 贵州扶贫队伍深扎基层拔穷根

2018-02-24 14: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纪翔 贵州台刘燕 李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贵州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就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胸前戴着党徽,手里拿着记录群众大情小事的“民情日记”,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以前他们叫“驻村书记”,现在叫做“下派支书”。名字不同,做的事情却全都是帮着乡亲们脱贫致富。在贵州山区,那些极度贫困地区,他们能做到么?

  冬日的清晨,踏着晨曦,贵州省德江县桶井乡毛岭村“下派支书”陈伦,扛起锄头,带着乡亲们走上山头,种下一排排花椒树。望着陈伦忙前忙后的背影,一起干活的村民杨执宗想起了另一个人。

  杨执宗:今年改种花椒了,陈书记说这个经济好一点,收益也要强一点。陈书记到这个地方来还是可以的,之前的杨书记也很好的。

  杨执宗口中的杨书记,就是陈伦的前任——从德江县农牧科技局农机中心派驻到毛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杨文龙。去年4月,杨文龙任期到了,回到了原单位。

  接过接力棒的陈伦和当初的杨文龙有所不同,他这次来到毛岭乡不是当“驻村书记”,而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下派支书”。通过更为深入的“下派”,为当地群众带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陈伦:我们脱贫的主要方式:把土地流转过来发展产业,让群众有土地流转金;在土地中做工,有薪金;土地产生价值,要分红,有红金。这个“三金”才是脱贫的主要经济来源。

  从“驻村书记”到“下派支书”,这样的变化源于德江县下派干部制度的适时调整。

  德江县桶井乡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乡23个行政村中有22个贫困村,27000多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841人,贫困发生率接近40%。

  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2015年,德江县开始抽调干部到贫困乡镇任“驻村书记”,并改革管理办法,将派驻干部的人事、组织等关系转到帮扶乡镇,让他们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2017年,德江县再次创新干部驻村工作方法,抽调80多名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干部,将队伍壮大为由“下派支书”“驻村书记”“包村干部”组成的帮扶队,带头对贫困乡镇进行全方位帮扶。德江县副县长张静霞:

  张静霞:从县直相关部门派驻“下派支书”20名、“第一书记”22名、“包村干部”39名,组建了22支脱贫攻坚作战队。

  和过去的“驻村书记”不同,帮扶队因村调派、按需选派,没有任职到期时间,只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脱贫。在这份由8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帮扶队名单中,郑家村“驻村书记”程彪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也是上一期的“驻村书记”,就在其他人纷纷回到原单位时,他选择留了下来。

  程彪:因为今年,项目建设很多,基础设施是跟其它村同步推进的,有两条通组路,三条产业路在同步建设,现在正在硬化之中。

  郑家村全村6个组340户1264人,贫困人口542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2016年初来乍到的程彪被村里的状况震惊了:没有产业、道路不通、贫困面大,这一度让他头痛不已。

  利用过去在工商联工作的渠道,程彪找项目、拉资金、做产业,帮郑家村修了通组路,危房改造进行了一大半,传统产业——麻糖成规模发展,村容村貌有了大改变,不少贫困户也在程彪的帮扶下顺利出列。

  贫困户安明成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安明成从程彪手中拿到了50只免费鹅苗,养大后出售赚了2400元,再加上养牛养猪,今年就有望出列。

  安明成:今年要出列,我们将近达到3500元了。我很高兴的。因为国家政府扶持你起来了。在陈书记、我们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我们这个地方路通水通电通,还要栽果林。

  安明成口中的果林也是程彪没有离开郑家村的原因之一。以农业观光园作为平台,将“雪山”金果梨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这是程彪在郑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一直想做的事。2017年在与种植大户杜伟的多方沟通协调下,项目发展终于有了一丝眉目。

  杜伟:我们郑家村,祖祖辈辈都是搞麻糖的。我们以前用玉米熬出来的麻糖都供不应求,这个梨的糖分非常高,所以梨成熟了过后,不光是卖水果,把它们加工成麻糖,就可以延伸这个产业。

  打造农旅一体化,扮靓桶井南大门。程彪说,现在村里的贫困发生率已经由过去的近50%下降到30%以下。而他目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将集产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好,回不回原单位,什么时候回原单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程彪:从德江县城来桶井,郑家村是第一站,就是大门,我把公路沿线这一片,打造成一个园区,旅游观光园,规划建一个麻糖加工厂,梨园就是大家来观光,成为桶井乡的很好的大门,明年我们目标要出列。

  正是在这些精兵强将的带领下,桶井乡干部群众的脱贫激情被全面点燃。2017年,桶井乡计划减少贫困人口3342人,力争实现8个贫困村出列,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7%。德江县桶井乡乡长熊飞:

  熊飞:在脱贫攻坚这个主战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下派书记”“第一书记”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凝聚了村支两委的力量,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序地推进。

  夜深人静,毛岭村“下派支书”陈伦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不足十平米的宿舍,拿出民情日记,在产业规划那一页的最下方写下了“不破‘楼兰’誓不还”几个字。他说,脱贫攻坚就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下派支书”要以战斗姿态直面挑战,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

  陈伦:如果说达不到脱贫,是不能够撤兵的,就像打仗一样,这场战役你没有打赢,你是不能够退出这个战场的。

[责任编辑:孔明 王肖军]

编辑: 孔明

贵州扶贫队伍深扎基层拔穷根

在贵州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就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胸前戴着党徽,手里拿着记录群众大情小事的“民情日记”,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