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农民自建演出队 义务宣传十九大

2018-02-11 11:3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1日消息(记者季盈盈)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乡,有这样一支十九大精神宣传队,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乐器就是宣传队员。他们的演出形式丰富多彩,他们的演出内容很多都和十九大精神有关。他们爱唱,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爱听,十九大精神就这样在农民当中传播开来。

  “广场明了灯,老百姓高兴,大家学习十九大,我要争头名,学习十九大,全国反四风,照照镜子洗洗澡,看你清不清……”

  这段唱词叫《广场明了灯》,是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乡十九大宣讲队创作的。此时虽然临近正午,但这里的温度依然接近零下12度。队员们加紧排练着节目,寒潮的来袭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热情。

  记者快速浏览了一下节目单,山东柳琴、对口词、三句半、舞狮、拉花车等等,可谓是视听俱全。将十九大精神与本土特色的文艺节目结合,作者魏月恒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读完十九大报告后有感而发的心里话。

  魏月恒:这十九大一开啊,我看了报纸、电视以后,觉得里面内容很好,特接地气,都是关乎农村发展的事儿,所以我就写了几篇,不算专业,都是自学的。

  魏老今年已年过八旬,是红庙乡十九大宣传队的队长。其实,整个宣传队都是农民们自发组织的。魏老说,这都是大家反复学习十九大报告后的心血。

  魏老手里拿着的,是一沓精心裁剪过并手工装订好的报纸。报纸已经有些褶皱,但上面用荧光笔和圆珠笔做的批注依然夺目。魏老告诉记者,他要把十九大报告吃透了,再转换成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

  目前,河北邯郸大名县各类文化队伍有将近800多个,651个村平均一个村就有1-2个文化队伍。大名县宣传部副部长白志强说,县里每年都会举行“欢乐乡村”活动,每个乡镇走一场,以这个为带动,让本地的节目登上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白志强:十九大以后,专门组织我们县里面和乡村,创作了一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节目。有快板书、戏曲、歌曲,都比较接地气,都是老百姓自己演的。虽然他们有的时候水平不是很高,但在老百姓看来喜闻乐见。高档次的他们不一定能接受,但这种身边的人表演会感到更亲切、更熟悉。

  记者告别了魏老,前往探访乡村文化队伍的下一站——总坟村。

  还没进村,就感受到锣鼓喧天的热闹氛围。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之一——大平调剧团。眼前的这些团员大多五六十岁,最年长的已经80岁了。

  村民:这是我们村儿的大平调剧团的老一班人,最年长的是我父亲,将近80了。现在队员都是新老结合。

  大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剧团的团长告诉记者,总坟村的大平调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到他们这一波已经是第五代了。

  团长:到俺这是第五代传人了。剧团闲的时候是白天活动,主要是晚上。这么多乐器,一个三弦、一个京胡,我负责打鼓。

  队员:五代传人了,一代传一代,我们还要传下一代。

  团长:谁适合学哪一样,就教谁学哪一样。现在我们就是敲敲唱唱,内容有古典戏,有老戏有新戏。

  记者:新戏咱们都唱什么呀?

  队员: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这都唱过。

  剧团团长告诉记者,总坟村虽然有大平调的根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上还是陷入了困境,如今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学习这些乐器。

  团长:实话说,以前这个情况行,现在这种10岁往上的小孩子,都玩儿手机了。上网、玩儿手机,对这个的兴趣都不高了。

  在总坟村,要说老年、壮年担起了大平调剧团,那么妇女舞蹈队就是眼前这些顾不得严寒、跳得起劲儿的女人们给予总坟村的新气象。

  记者:咱们这个舞蹈队大概有多长时间了?

  队员:4、5年了

  记者:一般是晚上才有演出吗?

  队员:对,晚上娱乐的时间,白天该干活干活,该挣钱挣钱,晚上就是自娱自乐。

  记者:这个舞蹈是自学的?

  队员:都是自己学的。

  记者:参与舞蹈队给您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队员: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健康,带来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建起这个舞蹈队之前,村里留守妇女的闲暇时光主要就是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甚至赌博迷信等等,突然让她们唱歌跳舞,观念能扭转过来吗?大名县宣传部副部长白志强:

  白志强:留守妇女,她们都是非常爱美的,她们组建这个队伍,就是因为乡镇办的广场舞比赛,一看附近村的都学会了,咱也回家学吧,于是每天坚持练,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我们尽量满足她们,让她们参加活动。参加完以后她们回家非常高兴,回来好几天还在和家里人说,真是上舞台了当演员了,有收获感、有获得感。

  记者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大名县四合院老年公寓。这里正在进行“戏迷献爱心走进敬老院”活动,表演的是大名县戏迷献爱心艺术团队。

  群杂:这是我们的团长。一会儿让她唱一段可好了。太有爱心了!她真是我学习的榜样。这儿的老人都特别的高兴,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敬老院的老人都走不动、走不出去,也不能带他们出去看戏,所以“戏迷献爱心”活动让他们也得到温暖。

  台下听戏的除了敬老院的老人们,还有不少附近的村民,他们告诉记者,这个艺术团的团员们,来自大名县的各行各业,是对戏的痴迷和对老人的关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记者:咱们团里有多少人?

  团员:30多个人吧,年龄不等,最大的70多,年龄小的有30多岁、40岁,50岁的比较多。各行各业都有,农民也很多,有教师、有退休干部……

  被问到戏迷献爱心艺术团的表演反响怎么样,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对演员们的表演也赞不绝口,说到动情之处,不禁有些哽咽。

  群杂:评价太好了,老人们太高兴了,好听!他们在我们心中就是一级演员!我们对他们真是太感谢了,有时候他们感动得我掉眼泪。

  大名县宣传部副部长白志强告诉记者,县文化部也会不定期的到敬老院去送一些演出,但更多的,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开展“送戏下乡”的活动。

  白志强:因为县城一些地区老人就住敬老院了,但农村更多的是在家养老比较多,留守儿童也有。今年市里面搞了一个戏剧进校园活动,办了21场,也是依托我们剧团还有县里面唱豫剧不错的人,到学校里给学生们教戏、唱戏,普及一些戏曲知识。非遗文化进校园,我们有一个非遗文化就是“草编”,定点去学校给学生普及一些知识。还有书法进校园,比如书协就在县一中开了一个书法班,书法家们去学校里给学生们普及书法知识。

  白志强一一细数着文化生活给县里带来的变化,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正如争相切磋戏的爱心团员一样,虽是寒冬,但他们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收获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新春走基层|农民自建演出队 义务宣传十九大

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乡,有这样一支十九大精神宣传队,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乐器就是宣传队员。他们的演出形式丰富多彩,他们的演出内容很多都和十九大精神有关。他们爱唱,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爱听,十九大精神就这样在农民当中传播开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