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没有平原就开发林地 贵州产业扶贫找对门路

2017-12-15 11:4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纪翔 贵州台黄静 黄小胜 左明)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一个是志向的志,一个是智慧的智。这两个“ZHI”怎么扶?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曾经,没有平原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但如今,贵州把劣势变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开辟了一条“甜蜜致富”的特色扶贫路。

  天气渐寒,但在贵州省沿河县淇滩镇沙子坡村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热闹的气氛驱散了寒意。村里从职业院校请来老师,利用暂时空闲出来的教室,为村民们培训种植技能。沙子坡村村支书蔡笑:

  蔡笑:我们村民需要什么,老师就可以教我们什么。今天的老师做的是关西蜜柚和药材,所以主要是对这两方面进行培训。

  蔡福杰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前来培训最为积极的村民之一,对于这种课程,他格外欢迎。

  蔡福杰:这样的培训我参加过,是坐车到别的地方去学习,必须要学习技术啊!

  蔡福杰家中有6口人,靠着几亩薄田从土地里讨生活,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2002年开始,村里推广蜜柚种植,蔡福杰从中尝到了甜头。他说,家里现在5亩的蜜柚,让他明白了产业的重要性,也对未来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期盼。

  蔡福杰:蜜柚产业发展的很好,我以前是种庄稼,包谷、稻谷,生活难以维持,总收入了不起了才2000、3000元左右。现在我们改种柚子,收入在30000元左右。

  沙子坡村位于淇滩镇北部,自然资源匮乏,以前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村民一直在贫困线徘徊。2002年,政府引进“琯溪蜜柚”项目,按每亩500元补助种植农户,并指派技术员到田间地头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

  在村干部带动下,沙子坡村的40户村民摸着石头过河,率先发展了200亩。4年后,果树挂果投产,因为蜜柚个大、味甜,销量一路飘红。

  56岁的陈碧兰是村里最早种植蜜柚的村民。如今,家里已经投产的9亩柚子树,让她的日子过得很舒坦,尝到甜头的陈碧兰盘算着下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陈碧兰:收入10万元应该没问题,种植面积还可以再扩大6、7亩。

  在整个沙子坡村,蜜柚基地一共有1690亩,其中盛果期400多亩,涉及到贫困户51户、209人。为了帮助农民促销,2015年,沙子坡村与沿河汇农土家特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将村里的蜜柚依托云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沙子坡村村支书蔡笑说,电商的加入,让沙子坡村柚子的身价又增添了几分。

  蔡笑:今年销售相当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收入达到70万元。以前交通不畅,宣传力度差,导致柚子卖不完,价格也比较低,采购商上门拉货也才2元/斤,但是电子商务销售价格就上去了,2.99元/斤。

  今年年底,沙子坡村计划摘帽脱贫、整村出列。淇滩镇党委副书记刘毅介绍,目前,沙子坡村已经筹建了自己的合作社,打算带着村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好。

  刘毅:下一步要把我们所有柚子流转到专业合作社里,集中管理和销售,建设蜜柚之村,让贫困户户均种植面积达到3亩以上,年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靠着一棵柚子树,沙子坡村实现了脱贫致富。而六盘水市落别乡纳骂村,则是借助森林公园开发的良机,实现了百花齐放、百果满园,并将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

  冬日的清晨,在落别乡纳骂村圆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纳骂村村支书李清茂正在基地查看柑橘长势及挂果情况。他说,这片40亩柑橘示范基地是2014年引进种植的,目前已实现部分挂果。

  李清茂:如果引种实验成功了,将结合森林公园的开发,在我村及本乡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柑橘。

  近年来,落别乡纳骂村本着“地域相邻、功能互补、因地制宜、共同发展、尊重民意”的原则,整合附近几个行政村资源成立联村党委,带领村民种植刺梨4200亩,柑橘示范种植40亩。

  李清茂:我们村现在已经有了刺梨基地、刺梨加工厂,还有了柑橘示范基地,以及现代化养殖场。

  纳骂村以村党支部为主,采取党建+“三变”+产业+扶贫的模式,成立了六枝特区圆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带领村民种植刺梨、柑橘外,还种植杨梅、脆李、枇杷、石榴等精品水果985亩。

  2016年刺梨初步挂果,合作社收购鲜果75000公斤,并创建了刺梨加工厂,加工刺梨干15000公斤,产值达75万多元,143家入股农户共分红15万元。纳骂村村主任李顺良:

  李顺良:最多的农户分红收益达到了14000多元,村集体也结余近2万元。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建设了规模达2000头的肉猪养殖场,雇佣了当地大量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改变了村里贫困户无稳定收入的局面。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及多元化的分红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纳骂村村民张万珍:

  张万珍:在村上的领导帮助下,也是刚开始,我们从5月份开始做养殖基地,一直做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据了解,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将支部建在合作社,多元化发展产业,纳骂村实现产业覆盖70%以上农户,覆盖贫困户达100%。纳骂村村支书李清茂说,未来,仅刺梨产业,全村每年总收入就可达1440万元,村集体分红资金积累可达28.8万元,每户村民分红可达1.55万元左右。

  李清茂:下一步,我们打算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发展壮大产业,实现贫困户本地就业,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没有平原就开发林地 贵州产业扶贫找对门路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曾经,没有平原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但如今,贵州把劣势变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开辟了一条“甜蜜致富”的特色扶贫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