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带一路风物志|海上“天书”更路簿

2017-05-14 10: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舒晶晶)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惠及中外,互通有无,对于沿线国家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早在古代的古丝绸之路,东方的丝绸、茶叶输往波斯和罗马,西方的珍异之物也同样被运往中国,一个文化经贸大交流的时代就此开始了。看似无关紧要的花花草草却牵动了朝野上下、古今中外,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引出无数传奇故事。

  为了再现一带一路上的风物和传奇,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中国乡村之声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风物志》,第四篇《海上“天书”更路簿》。

  导读: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于宋元时期。这条航线由于运输货物的不同,又有许多别称,比如“香料之路”“陶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我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和陆地不同的是,在海上,并非“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在对无尽海域的探索和冒险中,我国的海南岛上有个潭门镇,那里的渔民,凭借过人的胆量和精湛的技艺,把南中国海这片海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绘制成图,并留下了上百条航路。

  这些珍贵的航海信息,就记录在一本叫做“更路簿”的小册子上,现在留存的已经不多,大部分都在博物馆里。因为这簿中都是用方言写就的毛笔字,并没有图形,又被人称之为海上“天书”。这“天书”在潭门镇的老船长们眼中,却是一套生动准确的导航系统,可以准确无误地指向南中国海的海域和每一片岛礁。

中国乡村之声记者舒晶晶采访卢家炳(右)

  一行行文字怎么能在海面上指路呢?为什么潭门镇的渔民一定要去南海呢?那里有什么宝贝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一位老船长的家。

  记者:这条路走多少遍了?

  老船长卢家炳:不记得了,走好几趟,出海就很高兴了。物资都放在小艇上,小艇开到大船上,开船的时候女人带小孩,在岸上送行。家属肯定舍不得。

  潭门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离博鳌不远。老船长卢家炳今年67岁,从小跟着父辈们出海捕鱼。这片蔚蓝的南中国海,在船长眼里,并非椰林树影海风习习,而是方向、距离、海礁和各种物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也就是装上电子导航仪之前,船长们出海有两样必备工具——更路簿和罗盘。在卢家炳的家里,记者见到了这本传说中的指路“天书”。这一本,老卢家已经传承了六百多年。

  卢家炳:过去每次一定要带罗盘,更路簿,一定要带去,以前没有导航。

  为了让记者看得更明白,卢船长拿出了一张一米见方的海图。

  卢家炳:海图。这个是南沙的,西沙不在这里。地图上的名字都是官方的名字,这个是我们自己命名的。老前辈一直叫下来的。

  记者:这个名字代表什么意义么?

  卢家炳:有些是类似这个岛的形状或者什么。我们就叫它眼镜,两个圆圆的。

  记者:从您家门口到这个黄山马,多长时间?

  卢家炳:现在的船要三四个晚上。以前的帆船就不知道了。鱼少了就去别的地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看鱼多不多,慢慢的过去,不是一下子,是一站到一站,一点到一点。这些岛我都走完了。

  在我国古代航海史上,远洋航行大多是政府行为,或者是大商船编队出海。单单只是为了捕鱼,几乎没有人走远。但是潭门镇的渔民们偏偏就用这简单的木帆船,到达了南海最远端,甚至到达了马来半岛。当初,为什么要远行?前辈们想要的是什么呢?

  卢家炳:我是第六代了。我家里原来都是从这里出海。一般出去六个月。冬至以后是东北季风,往东南方向,顺风可以过去。有点海产品了,海参、马蹄螺、海蚌珠、龙虾好多。集中到两条船上拿到新加坡去卖。卖掉或者换点东西。买点布料、煤油,以前没有电。

  那时候海南岛还没解放,交通不便,东西拿到岛外面去才能卖。一斤米五块钱,在海南卖给来收货的老板不到五毛钱,不如拿到新加坡卖,交易也方便。

  聊了这么多,记者才总算弄明白,当初一方面是因为南海海域的物产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是商路不通,让渔民们不得不尝试与外国贸易。

  而这更路簿,就是谭门渔民祖祖辈辈下南洋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航海信息。更路簿中的“更”是长度单位,一更相当于10海里。路的意思是方向,薄就是小册子。会用的人,只要读出来,就明白了目的地在哪。

  《中国国家地理》记载,更路簿最早出现在元代,盛行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记录了南海海域的100多处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资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吴士存:更路簿记录了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发现、开发、经营的整个过程。以渔民的方式进行命名。再通过国家立法行为,上升为国际认可的标准地名,实际上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一种形式。

  尽管走遍了南海诸岛,但卢家炳的家很普通,客厅里只是简单的电视柜、木沙发,和几个储物柜。找遍了整个客厅,也看不到一丝海洋的痕迹。连个海螺或者珊瑚的摆件都没有。谭门人下海,只是讨生计。

  卢家炳:老前辈一直是去整个南海,一代传一代。我第一次出海,在西沙。1968年,当工人,那时候没有帆船了。我跟我父亲同一条船。

  去西沙就看到很小很小的岛礁,这里一个那里一个,一天跑好几个,海南岛一天跑不完。颜色不一样,开出去水的颜色有点混,往后都是蓝色了。西沙那边更深蓝。到岛礁水就透明了,看到底了。

  第一次独立当船长,1989年吧。第一次当船长的时候父亲也不交代,平常的一件事。他说你开吧,反正你这几年慢慢观察,教你怎么开,已经可以了。用更路簿的时候船长要一直盯着,手操舵。一刻都不能走神。很辛苦,风大浪大。

  距离靠经验测。比如37更,心里估算,早上五点到下午几点,按照今天的风,估算出来,风速船速,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么大的风,用多高的帆,多半截还是半截。船上的木塞丢海面上一下子过去了,还是慢慢的过,找个参照物,经验。

  80年代开始用卫星导航。这个岛,按一下就出来了,就按着开就行了,都是自动驾驶了。一身本事,现在没用了。

  更路簿也很宝贵的,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航海史。我儿子就不会用,用这很难,我这代一目了然。现在没有实践经验了。

  在海南岛东海岸的文昌,铺前,清澜,琼海潭门一代流传着一些关于更路簿的谚语:“有了《更路簿》出海赛神仙”“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无不凸现出更路簿的神圣地位。

  然而,并不是有了更路簿,下南洋的路途就会一帆风顺。

  卢家炳:为了养家糊口没办法,近海没有海产品。我家六代人,不知道是从福建搬过来还是哪里。

  帆船年代,第一个就是断桅杆。1948年,半路刮大风,第一个桅杆打断了,永兴岛那边。回不来了,东北风回不来,船长就说顺着漂吧,到南沙。顺着风漂到黄山马,上面长树木,有搞桅杆的树。半年后才回海南。

  海难也有,1975年的时候,23个人,西沙浪花礁,全部覆灭。家属做个纪念亭。每年的忌日家属都去那里烧香。

  有时候是得病。现在都很少。为什么呢?没有营养,没有蔬菜,没有维生素。手脚都肿起来。

  岛上没得吃。黄山马有点地瓜叶,为什么有?地瓜时间长了长芽了,拿到岛上埋起来。是我们老祖宗顺便埋上去的。还有椰子,老祖宗的船种一颗,我的船种一颗,有岛的就去种。

  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有大冰箱,有电,什么都能装。以前帆船没有这个,去的时候地瓜为主,比较耐放,一筐一筐的。椰子,海南有,干的,拿去干什么呢?七八点肚子饿了,地瓜椰子一小块一小块煮,红糖、生姜,椰子奶,白白嫩嫩的,捞出来,煮地瓜汤,最一流的。现在有时候也这么搞。

  淡水准备好,一般就是做一点汤吃。海水刷牙。节约用。远海很辛苦,淡水很困难,一定留下来做饭。

  出海一去就是半年,远离陆地,白天下海捕捞,晚上加工分类,日复一日,只为了多捞些海产、多卖点钱、多换点东西,让家里的日子好一点。这样简单的目的,却在无意中绘成了一本本航海路书。

  时光流逝,彼时的老船长们正逐渐退出历史,只有更路簿记录下他们的南海传奇。

  如今,谭门的渔业依旧发达,木帆船换成了更大的带发动机的铁皮船;一趟跑半年的作业,现在两个月就能打个来回;引领航向的,也完全换成了北斗卫星导航。更路簿,已经成为了谭门人内心深处的指路明灯,带着每一代人继续与海为伴、以海为生。

  已经6、7年没出海了,卢家炳老船长每天还是会在海边走走,吹吹海风,仿佛能闻见南海熟悉的味道。

编辑:孔明

一带一路风物志|海上“天书”更路簿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于宋元时期。这条航线由于运输货物的不同,又有许多别称,比如“香料之路”“陶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