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春耕生产全面展开 记者扫描各地春耕备耕景象

2017-03-22 14: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地气已贯通”,冻土层完全融化,土壤透气性良好,是适合播种的时节。正所谓,春光大好,春耕正忙。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今年,安徽省肥西县种植小麦大约20万亩,受前期的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再加上近期气温不断回升,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步入高峰期。杨朝祥是肥西县丰乐镇的一名种粮大户,县植保站的技术人员来到他的田块,对他的麦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并现场指导他进行病虫害科学防治。在小麦生长的各个关键环节,农技人员都会对全县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并通过大户带动其他农户进行综合防治,以保障小麦健康茁壮成长。

  杨朝祥:通过增施磷钾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所以田间总体上来看,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纹枯病危害并不多,总体上来讲,大概目前看产量来讲,应该350公斤以上没有问题,绝对是丰收在望。

  据了解,肥西县所种植的20万亩的小麦已经做到100%一次防治,其中53%的小麦达到二次防治,通过两次防治,目前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得到有效控制。安徽省肥西县植保站副站长周建:

  周建:后期的话,我们主要是针对前期雨水充足,田间土壤湿度大的,要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到清沟沥水和防治小麦后期的穗期蚜虫,为后期的小麦稳产丰收要做到包产增收。

  越来越多农户应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和科学技术管控,来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今年春耕备耕时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上,各地还从调结构上下功夫。

  春耕时节,长年种植玉米的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的乡亲们,这两天却在田里改种上了高粱,在南溪区,到处可以看到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红高粱种植技术的场景。南溪区农业局农技站站长尹和平:

  尹和平:播种密度不能过密,这个密度掌握到好大,就按照我们过去撒水稻种子,稍微稀一点点。

  整个南溪区改种面积多达2万亩,几乎相当于2000个足球场,如此大手笔的改种是为什么呢?在以前,当地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产量不高、产值有限。然而就在这两年,陆续引进的46家酒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酒厂每年酿酒需要的高粱就超过了30万吨,宜宾九尺巷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学勋:

  程学勋:我们二、三区投产后产量达到25000吨,高粱缺口接近是60000多吨。

  由于本地高粱少,当地酒厂不得不舍近求远购入了大量的东北高粱,而使用东北高粱酿制的酒,口感也不如本地高粱。“家门口的钱都挣不着”,这样的尴尬一直困扰着南溪区的农业发展。要打消农民顾虑,形成高粱种植规模,抢占本地市场,就必须要有一个能牵头还能兜底的政策,于是在今年,南溪区委区政府出面了。南溪区委农工办主任杨绍宇:

  杨绍宇:一个是免费提供了种子化肥,二个是签订保护价回收,让农民安安心心的种,能够确保好的收益,让我们的酒厂也用的上这种优质的高粱,保证了原材料的供应。

  这样的政策,几乎是给农民挣钱,打了“保票”,乡亲们自然也就愿意将地里的玉米改种成高粱。

  眼下,四川、安徽等南方地区的农民朋友已经在地里忙活得是热火朝天了,而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还在琢磨着备耕的事儿,当地村民说,订单种植让他们今年的备春耕更有信心了。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长兴乡长发村,农民高廷君与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正合计着备春耕的事儿。

  高廷君:国家的导向,让大伙奔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这是个好事,咱们就紧跟着这么往下发展,没错!

  高廷君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传统的种植模式让他总是尝不到种地的甜头。“变则通,通则活”,三年前,老高带头成立了兴发谷物专业合作社,村里有10多户村民入股,种植了150多亩的绿色生态水稻。

  高廷君:效益还挺可观的,一垧地能剩个3万多块钱。

  基地+农户,抱团才能求发展。同村的刘玉清几天前与勃利县一家农业合作社签订了两垧地的万寿菊种植合同。

  刘玉清:尝试一下经济作物的效益咋样,要是好的话准备再多扩种点经济作物,像高粱啦,马铃薯啥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农业,为亿万农民送上了来自中央的“大红包”,这更坚定了长发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的决心。

编辑: 孔明

春耕生产全面展开 记者扫描各地春耕备耕景象

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地气已贯通”,冻土层完全融化,土壤透气性良好,是适合播种的时节。正所谓,春光大好,春耕正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