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者调查]缺乏“好老师”成乡村教育发展瓶颈

2016-10-27 11:0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刘瑜颖 陈瑜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教育是兴国之本。如何发展好乡村教育,不仅关乎农村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前途。中国乡村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这样的顺口溜我们并不陌生,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就留不住生源,没有生源也就没有高端人才来建设农村,最终导致贫困加剧。

  乡村教育要如何“恢复元气”,补充优秀师资是件大事。对此,浙江省湖州市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也就是让城区教师去村里,乡村教师到城里,轮岗执教。这个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对乡村学校真的有好处么?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部山区妙西镇地处山区,过去当地有两所学校,分别是妙西中学和妙西小学。原来的妙西中学有两栋旧教学楼,其中一幢教学楼已陈旧不堪,学校也缺少实验室、多功能厅等场所,而妙西小学的操场过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2015年7月,两所学校合并,更名为妙西学校。新学校开学第一天,所有教室黑板上都写着“不用带饭盒了”。妙西学校总务处主任陆克文介绍,在前几年,乡村学校很少有自己的食堂,教室不仅是教学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就餐场所。如今,这个问题随着新校园食堂的建成得到了解决。

  陆克文:小学就是没有食堂的,就是在教室里就餐的,现在有800人在学校食堂吃饭。

  新校区总投资3000多万元,总占地30多亩,有了图书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达到了标准化学校的硬件要求,陆克文和同学们都感到开心。

  陆克文: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多功能报告厅了,可以说有这个报告厅,老师来开会的时候,第一次报到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

  硬件问题解决了,但妙西学校还是缺点什么。

  记者了解到,由于条件限制,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除了硬件的缺失更多是软件的不足。教师资源缺失就是当前乡村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怎么才能弥补乡村教师资源的短缺?为此,湖州市尝试实施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城区学校的年轻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村里去。

  去年,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一中、八里店小学更名为吴兴一中和吴兴一小。两所农村学校以前在硬件条件上与城市学校区别不大,但在师资力量上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教师的教学经验上来说,大部分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教学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对于课改后的拓展性课程,老师们很难完成。

  汤坤明:特别是在新课改以后,我们要开足开齐所有的拓展性课程,这一块给我们带来的冲击还是有,我们整个师资水平还是跟中心城学校还是有一定区别。

  从去年开始,12名来自中心城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来到这两所学校执教。孙鸿,就是城区学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去年主动要求到吴兴一小工作。来到学校后,经常利用课外时间给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开小灶”,在他的努力下,他执教班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孙鸿:这边的环境会比中心城会更加好一点。在我这一年的观察里面,整个学校,老师对孩子的付出都是挺多的,氛围还是挺好的。

  同样是来自城区学校的贾冬梅老师,交流到吴兴一小后,承担起了课研工作,从校园文化入手,编纂了吴兴一小的第一期校刊,除此之外,贾冬梅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论文、课改等方面帮助年轻教师。

  贾冬梅:我们交流过来的都是中心城骨干教师过来的,在教育学科方面有一定的专长,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的老师,都是获得过很多的荣誉称号,还有专业称号的老师过来,首先我们想把我们一些好的经验带过来。

  这样交换式的体验,让乡村学校在学科的研究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过去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但随着城区老师的加入,教学模式变得丰富起来。吴兴区第一小学副校长陈永祥:

  陈永祥:中心城骨干教师到我们学校进行支教以后,带动我们各个学科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在我们的科研,我们的论文和课题方面,一年来我们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这两所学校的10多名教师则到城区学校交流,交流到城市学校的施青梅老师告诉记者,在新的环境下,她也得到了成长。

  施青梅:对我们农村教师来说,能够到城里来交流确实是机会难得,他们这里有比较新的,好的理念,我在这里也学了很多,希望以后能把这些先进的理念能够带回农村去。

  在城区的学校交流的方利利老师的感受是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已经改善了,教师流动也让他这样的年轻教师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更有信心扎根农村教育了。

  方利利:我觉得,相对于城里的学校,可能我们的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比他们要好很多呢,机会只要你自己去争取了,其实大家都一样的。

  湖州市从2014年7月开始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目前已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吴兴区第一小学副校长陈永祥自信地说,软硬件的提升仅仅只是农村学校蜕变的开始。有了软硬件的基础,现在都开始尝试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教学之路了。

  陈永祥:我们根据学校的地域特色和定位以后,我们把教育的办学理念定位为教育从玩开始,我们这里的玩不是瞎玩,随便的玩,这个玩是有学问的玩,我们也推出了我们的三玩课程,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第一个就是孩子天性的顽皮的顽,第二个就是孩子喜欢玩,动手玩,第三个完就是完整的完。

  随着国家对乡村学校投入的不断加大,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建起了宽敞的教室、平坦的操场,甚至还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但是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能否学而成才?好老师,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在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条件下,湖州市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让城区教师和乡村教师有了交流和互动,让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给乡村教育带来新的思路,让更多乡村学子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无疑,这样的办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希望这样的交流不仅仅是走形式,要让交流真正带来改变,带来希望。

编辑: 孔明

[记者调查]缺乏“好老师”成乡村教育发展瓶颈

乡村教育要如何“恢复元气”,补充优秀师资是件大事。对此,浙江省湖州市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也就是让城区教师去村里,乡村教师到城里,轮岗执教。这个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对乡村学校真的有好处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