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浙江衢州创新农业供给 农户卖得省心消费者吃得放心

2016-08-11 11: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刘璐 陈瑜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同样一个村里的柑橘,在遭受雨水灾害后,一个差点烂在地里,一个却供不应求,十分抢手。

  这都源于,一个是普通种植,一个是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按需生产。农业供给侧改革到底应该怎么做?

  浙江衢州的一个探索是: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将消费者放心的农产品推向市场,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开心;让农户种得省心、卖得舒心。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村民朱献红种了30多年的柑橘,以往销路都不错,每年少说也赚上三四万块钱。但去年衢州市遭受了罕见的降雨和冰冻天气,导致柑橘的品质严重下降,再加上柑橘市场早就供大于求,一筐40斤的柑橘朱献红只能卖出4块钱,连人工成本都不够。

  朱献红:倒掉很多的,最少十多万,这个村倒掉四五十万斤都有,多得不得了。

  不仅是朱献红所在的湖仁村,衢州市上百个乡村的柑橘,今年同样严重滞销大量柑橘,要不烂在地里,要不就舍弃果肉靠卖橙皮,挽回点损失。但和绝大多数的果农不同,同样在湖仁村,村民汪水荣的家里看不到柑橘滞销的情况,他种植的柑橘不但一公斤卖到了40多元,而且还没有结出果实,就已经卖完。

  汪水荣:今年28000多斤,总共产量大概三万多斤。

  为什么同在一个村的两户农户种出来的柑橘销量差别会这么大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朱献红按照传统方式种植、销售,品种老化,跟不上市场需求;而汪水荣对传统的柑橘种植、销售模式进行了改革,选取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农药化肥使用上进行无害化处理,成为放心农产品,自然得到消费者追捧。

  不仅是柑橘,对于全区生产的农产品,衢州正在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子,探索自己的改革方向——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开心。2014年以来,仅衢江区就完成省级定量抽检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等,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如今,衢江全区建立起区、乡、村、农场四级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配备检测设备、检测房、专职检测人员,并免费对外开放。衢江区农业局副局长王美琴:

  王美琴:基地采用标准化栽培,都是有机肥等一些公害的栽培技术,质量放心安全,消费者吃得放心,同时也吃得开心,这是衢江区农业的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典型。

  60岁的农民徐鸿良种了30多年的芹菜,在一次安全检测中被查出农药严重超标,当地农业部门立刻对他进行了约谈。

  徐鸿良:像区里面镇里面农技员都要过来的,全部把它处理掉。

  在农业部门的要求下,徐鸿良不仅销毁了所有芹菜,将种植芹菜的田地进行翻新,改种莲藕,避免土地再给农作物带来间接污染。

  徐鸿良:没有农药超标再上去,对大家负责。

  类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徐鸿良不敢有第二次,因为在2014年全乡就建立了涉农项目资金负面清单,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两年内不得享受相关政策补助,严格监管,严厉查处严肃问责。

  监督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家一户的经营,碎片化的土地耕种,不可能形成量大质优的放心农产品,不可能有规模效益和收入增长,这恰恰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衢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慧红告诉记者,2013年,衢州市开始统筹所有耕地面积,以建立家庭农场为载体,对消费者最关心的农产品种植、农药化肥等使用标准,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郑慧红:我们已开展全市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放心农产品,给老百姓有机的、绿色的、无公害的放心农产品。

  如今,衢州的农产品由原先的论吨论斤卖,转向现在的单个单盒卖,挂在树上卖。深受市场欢迎的衢州绿色放心农产品显现出巨大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主动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更多绿色放心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

编辑: 孔明

创新农业供给 农户卖得省心消费者吃得放心

浙江衢州的一个探索是: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将消费者放心的农产品推向市场,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开心;让农户种得省心、卖得舒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