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保护长江水源 从养殖业转型开始(上)

2016-05-29 13: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刘瑜颖 陈瑜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环保部近期印发《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2016-2017年)的通知》,将启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务。

  2013年,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爆发,让浙江嘉兴重新审视了曾经是当地支柱产业的养猪业发展。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渐渐超过了环境承载力。2013年开始,嘉兴进行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减量提质,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饲养模式也开始向标准化、生态化转变。

  这样的转变效果如何呢?对长江水系的恢复和保护是否有帮助?为此,央广记者专程前往浙江嘉兴,一探究竟。

  2013年的3月11日,对陈云华来说记忆深刻,那天是他上任浙江省嘉兴市竹林村书记的第四天。

  陈云华:竹林村1381户农户当中,有1100户农户是养猪的。以3个平方一头猪来讲,远远超过现有的承包地了,因为最高峰,达到15万存栏量,我们人口只有4700多人。原来的自然村走进去的时候,屋前屋后都是猪舍,田里也是猪舍。

  在陈云华看来,黄浦江事件是给村里传统的大规模生猪散养模式敲响了警钟。不单单是竹林村,2013年以前,养猪在嘉兴遍地开花,年饲养生猪超过730万头,占全省近1/5。1头猪的粪便相当于7个人的排泄量,畜禽污染早已沿着密布的河网,扩散至整个嘉兴地区。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和氨氮量,占嘉兴全市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0.9%和30.6%,其中猪粪尿达排放总量的70%。养猪产业转型成了嘉兴不得不做的“功课”,嘉兴展开了生猪减量提质行动,并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

  减量意味着违章猪棚要被拆除,禁养区内猪场被关停,绝大多数农户要退出几十年的致富产业。为了减轻村民的抵触情绪,陈云华带头拆除了自己1200平方米的猪舍。

  陈云华:我是5月20日,全部猪卖掉,猪棚拆掉到位的。那么才推开我全村的工作。两年猪棚拆下来,除了睡觉,我就在村里,一步不走。最难的一家,应该跑了30几趟。

  走进竹林村,一幢幢两三层楼的农房排列在整洁的村道两旁,屋前屋后不时有探出墙角的桃花引入眼帘,小花园、凉亭错落有致。春雨过后,村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树上的嫩芽也被洗得透亮青翠。陈云华说,三年的整治,竹林村拆除了40万平方违章猪舍,生猪存栏量降到500头,85%的退养农户也通过技术培训、资金补助等方式转产转业。

  陈云华:土地保护了,空气、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屋前屋后、田里的猪舍,拆除复垦以后,进行了苗木、花卉、“万元千斤”粮的种植。

  和陈云华一样见证着竹林村变迁的还有今年63岁的村民周根荣,这位竹林村最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最高峰时年存栏生猪超过2500头。2013年,拆除了自家3700平方米的猪舍后,周根荣报名参加了村里的种植培训班,并在儿子的带动下,承包了105亩土地,父子俩开始转产做起苗木、花卉种植,2015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多万。

  在周家盆景园的一座玻璃阳光房内,中间的展台上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可供出售的多肉植物盆景,木质的桌椅流淌着乡村气息,咖啡机、茶具一应俱全,这里已经成了城里人周末休闲聚会的好去处。

  周根荣:打算这里一个大厅,这个钢梁的用玻璃房啊也是大厅。那边几棵树移掉,搞几个包厢。想造出来一个花园,全部草皮,再载一点树。

  2015年开始,周根荣将原来的养猪场改造成生态养鸡场,并在种满香樟、红枫、合欢、紫薇的农场里,套种了10亩黑麦作为饲料。农家乐办起来以后,将形成养殖、观光、休闲旅游一条龙产业链。

  周根荣:下一步,还是搞得有声有色,原来养猪这么污染。现在我这个盆景搞好,农家乐搞好。过几个月再来看,肯定是好!

  目前,嘉兴市已有12万退养农民顺利实现转产转业,全市共拆除违章猪棚1600多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从294万头下降到32万头。随着生猪养殖数目的节制,饲养模式也开始向标准化、生态化转变。

  走进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的牧场,6000头生猪养殖规模的猪场却闻不到猪粪味。在控制室,通过屏幕上就能看到全封闭的养猪场内各个猪舍的实时图像,并显示着每个猪舍内的实时温度、湿度、氨气和水压状况。公司总经理沈建平介绍,除了运用智能化的养殖方式,公司自己生产不含抗生素和重金属的饲料,实现源头控制,全生态饲养。

  沈建平:我们猪舍为什么不臭,因为从饲料就开始控制了,添加剂,尽量在不用化学的东西。连喷雾消毒的这些都是用植物提取液来做的,这也是我们自己跟科研单位研发的一个产品。

  三年来的改造升级,牧场已经实现了生猪养殖以及猪肉食品衍生的全产业链。2015年,嘉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6838元。全市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浙江省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嘉兴从不合格变为连续优秀,四类水以上比重由18.7%,提高到77.6%。

编辑: 孔明

保护长江水源 从养殖业转型开始(上)

2013年,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爆发,让浙江嘉兴重新审视了曾经是当地支柱产业的养猪业发展。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渐渐超过了环境承载力。2013年开始,嘉兴进行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减量提质,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饲养模式也开始向标准化、生态化转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