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农业记忆]大寨 农业榜样的新生

2015-09-25 09:2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王丰 岳旭辉)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说起新中国农业,大寨无疑是最响亮的名字,上个世纪60、70年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响彻中国大地城乡各个角落,大寨,这个山西中部普通村庄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圣地,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参观学习,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群众。大寨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也成为国务院副总理。

  但是,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大寨却经历了迷惘和曲折。是就此泯于众人,还是抓住新的历史机遇重新起步?有着艰苦奋斗传统的大寨人,选了后者,又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系列报道《共和国农业记忆》第一篇:《大寨 农业榜样的新生》。

  赵华晓: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那个就在这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层层那个梯田平展展,牛羊胖呼呼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里笑声甜笑声甜。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首《敢教日月换新天》曾响彻大江南北,直到今天,大寨展览馆馆长赵华晓还忍不住要唱两句,追忆当年的荣光。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地处太行山麓。60年代提出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农业战线最高榜样进行全国推广,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之所以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能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是因为1963年这里遭遇的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大寨展览馆馆长赵华晓:

  赵华晓:那时山流地毁房倒棚塌,群众生活面目全非,遭灾以后,党和国家拨来了救济款、救济粮、救济物资,别的地方遭了灾就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国家给大寨拨来的救济款、救济粮、救济物资,陈永贵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就响当当的提出了三不要,让给最困难的乡村大队,而他们挺直腰板、自力更生。

  “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三不要”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当时昔阳县送给大寨的救灾物资已经运到了村口,陈永贵让他们拉回去送到受灾更重的地区。为了鼓励村民,陈永贵提出了自力更生十大好处。陈永贵吸烟且不识字,他想到一条就说一条,身边的干部就记在烟盒上。

  重建大寨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在1963、1964、1965这三年,大寨村民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就盖房子,有时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回忆起当时的艰辛,今年85岁的宋立英仍然记忆犹新:

  宋立英:早上天还不亮父母就下地了,然后再派人一家一家把做好的早饭端到地里去。有时候要干活还得等一会再吃,如果是冬天,就这么一会的工夫,饭就冻了。大寨人把这个叫做“冰碴饭”,吃过以后接着再干。夏天也是下午1点多才回家,春秋冬三季早晨、中午根本就不在家吃饭,到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

  经过几年的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大寨人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彻底的改变了大寨的面貌,大寨精神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1964年人民日报的报道将大寨推向全国。大寨展览馆馆长赵华晓:

  赵华晓:当时我国的农业部部长叫廖鲁言,带着国务院的工作组和30多省委的工作组,在大寨住了20多天,实地丈量大寨的土地,究竟是800亩土地,每亩产了800斤,还是2000亩产了800斤,如何科学种田,如何做人的思想工作,廖部长在大寨总结了6点,第一是学大寨的革命思想,第二是学大寨的革命干劲和科学思想相结合,第三是学大寨干部大公无私,以身作则,第四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五学大寨改造人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第六学大寨的共产主义风格,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把大寨精神总结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1966年8月12日,经毛泽东同意,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公报中第一次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与“农业学大寨”紧密联系在一起,响彻全中国。大寨展览馆馆长赵华晓:

  赵华晓:这个要跟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联系起来,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是相当孤立,我们国家正面临三年自然灾害,雪上加霜,国家经济相当困难,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能涌现出大寨这么个先进典型,不花国家一分钱,能自力更生,战胜灾害,那是很了不起的,所以被汇报到毛主席那里,主席说,魔鬼不借给我们中国钱,那中国怎么办,我们只能大寨的陈永贵那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来建设国家,也就是看到了我们中国农业走出困难的榜样。

  榜样就这样树立起来。大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包括很多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全国人民纷纷来到大寨参观学习。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 0多年里,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现在的人们仍然记得当年的辉煌:

  当地群众:最辉煌的时代,大寨一天接纳各地参观的人数有2万人,全国2000多个县的代表来这里一起开会。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寨逐渐褪去了光环。1980年,陈永贵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铁姑娘”郭凤莲也离开大寨去晋中果树研究所当了副所长。当年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文件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慢慢的,大寨从人声鼎沸变成了“门庭冷落车马稀”,随后的十多年中,大寨的脚步止步不前,村民的精神面貌整体表现出一种时代大潮退去之后的迷惘。很明显,大寨没能适应商品经济大潮和包产到户的新形势。直到1991年,郭凤莲重返大寨担任起村党总支书记。对于当时的大寨面貌,她仍记忆犹新:

  郭凤莲:当时我看了看家底真薄,一分钱也没有,还欠着人家很多钱,欠着几十万块钱。

  郭凤莲重回大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家转变观念,这位昔日里带领姑娘们战天斗地的铁姑娘队长开始跑项目、找资金、谈合作、签协议,而大寨这个名字,也从当年的政治内涵逐渐向经济内涵转化。让群众富起来成了大寨干部新的任务:

  郭凤莲:我自己跑了业务跑建设,跑了建设跑资金,跑了资金跑人才,在那个时候酸甜苦辣什么都有,伴随着大寨的风风雨雨,自己说实在话,也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走过来的,有好的方面,也有错误,这是免不了的,人这一生是很短暂的,能够把自己的一生,尽力的为人民尽点力,付出一点辛苦,让人民群众富起来,这是自己的心愿。

  现在以大寨冠名的企业有20多家,以大寨命名的产品有50多个,大寨经济总收入在近20年间增长了近200倍,500多人的小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亿元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大寨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保障,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怀莲:

  李怀莲:因为我们60岁实行了养老,从幼儿到初中全免费,再一个就是村民都给上了医疗保险,有了病什么的也别怕看不起什么的,考上大学有补助,考上大专的一年补助八百,考上本科的一年补助一千,村里面到年底按人口分配,白面、大米、食用油、猪肉、饮料等等这些都给老百姓分。

  村民宋立英家就在小广场西侧的山坡上,与郭凤莲的家和陈永贵故居相邻而居。这位当年与郭凤莲齐名的铁姑娘如今开了一个小商店,售卖历史书籍和纪念品,还有大寨品牌的特色食品、工艺品。面对慕名而来的游客,她经常说起当年的故事,但是说得更多的已经是解放思想和市场经济了:

  宋立英:改革开放了,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走上了市场经济了。

  大寨几十年的变迁令人印象深刻,感慨万千。剥离掉这个小村后来曾被过度赋予的政治色彩,隐在昨天、今天和明天故事里的大寨,仍是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多得的真实镜像,记者王丰在采访过程中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想感悟。

  王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中国人。

  时隔几十年,当我走进大寨,看到昔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已变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梯田,虎头山虽然已看不到当年潮水般晃动的人头,看不到昔日的繁华景象,但那满山覆盖的绿色,让我看到了今日的大寨虽然走过些弯路,但它变得更加沉稳,更加成熟。

  这里虽然已经没有了战天斗地的革命景象,但是大寨人勇于与时俱进,经过市场经济浪潮洗礼的大寨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大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羊毛纺厂、核桃水果汁厂、大寨酒和陈醋厂、旅游服务公司等,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希望。

  大寨人也曾经历迷惘和彷徨,进入80年代,一向是国人民榜样的大寨在市场经济面前失去了方向。但是如今大寨又成为山西省经济发达的乡镇。

  走在那绿色葱郁的虎头山上,我在想,大寨何以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如今的大寨又为何能够走出低谷,重现辉煌?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寨人骨子里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是无论是当年的战天斗地,还是新时期发展经济、带领大家致富,这种精神支撑着大寨人克服各种困难,无论是在哪一种历史条件下,大寨人都会做出自己的成绩无论名气大还是没有名气小。农业学大寨,现在已经不再提起,但是大寨人身上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是新中国永远的财富。

  如今,大寨开始走上了城乡一体化的康庄大道,我坚信:大寨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灿烂。

编辑: 孔明

[共和国农业记忆]大寨 农业榜样的新生

说起新中国农业,大寨无疑是最响亮的名字,上个世纪60、70年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响彻中国大地城乡各个角落,大寨,这个山西中部普通村庄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圣地,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参观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