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创业创新 农业大学生能否闯出新路?

2015-05-27 09:25: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进入5月底,6月初,又迎来每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关注了全国农业高校的就业情况。记者调查发现,农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不错,而且基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这些都将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也是如今农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选择。那么他们的创业将会选择什么方向?在创业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惑?

    央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记者杨滢)临近毕业,在身边的同学都急着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山东农业大学种子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荆兆胤属于同学们眼中“特别潇洒”的那一种人,他并没有选择找工作,而是希望自己创业,做老板。

    荆兆胤:之前我从大一感觉到自己的热情,性格跟创业挺吻合的,刚上大一我就觉得我们学生的生活用品感觉学生不方便购买,正好我们学生有一个跳蚤市场的平台,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发现一个途径卖一些生活用品,慢慢的感觉到自己喜欢这种性质的生活节奏。从那时候开始有这个兴趣,加上自己后来是学农的,就感觉到农村产品项目也有一些想法。

    荆兆胤大学的专业是种子科学与工程,全班29个人,明确表示想要创业的只有他一个。对于今后的创业方向,他希望能自己经营一个农资网上销售平台,自己作主销售农资产品。

    虽然怀揣创业的决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荆兆胤却很谨慎,他打算先在在农资互联网类的公司学习两年,因为他觉得对他来说,现在创业自己还缺乏一些经验和条件。

    荆兆胤: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感觉自己现在的创业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如果说单纯的现在靠自己这点阅历的话去创业,收获更多的是一种经历。如果想盈利应该还很远的。资金如果政策有的话应该可以解决。我现在更多的是想能够去实习,更多的去认识,我没有规定自己一毕业立即就去,我想的更多的是能够走上一到两年,甚至两到三年,我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这个领域,能够更多的认识一些人,让自己的阅历这方面能够多一些,然后再自己开始干。

    与荆兆胤胸怀大志、行事谨慎不同,陈宇伦是说做就做。陈宇伦一年前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学习园艺专业。去年毕业的时候,凭借发表与植物保护相关的科研论文,陈宇伦获得了学校五万元的奖励,这成了他创业的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

    陈宇伦:我主要用一种含活性炭的肥料,这里面有我自己的研发,这个它对土壤的保水、保肥性非常好,在一个它还可以吸附重金属,用这个种出来的菜跟市面上其他的菜相比,它的口感比较脆,比较嫩,还有一点甜。

    陈宇伦的创业方向是蔬菜种植。他的种植基地在北京昌平泰凌镇,采取的是网上销售的模式,他种植的蔬菜主打绿色安全牌。但是,菜种出来之后,市场却并不认可。

    陈宇伦:一开始也没有办法,我也不懂怎么做推销我就先是去附近一个小区里一家一户敲门,向他们推销我们的蔬菜,就说我们是卖绿色蔬菜的,我还记得第一个买我们蔬菜的是一个老爷爷,他可能也真的是被我的诚信或者说是我的一种人格所打动吧,他觉得这个人可以信任,光是他们家我就去了不下五次。

    为了推广绿色蔬菜,陈宇伦全年无休,一个订单或是一个电话陈宇伦和他的成员就会随时送货上门,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的网店终于小有起色,受到了不少买家的好评。

    荆兆胤、陈宇伦是农科专业毕业生创业的代表,而从农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创业或者是有创业念头的并不占多数。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5毕业生就业力报告》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尽管比例上升接近百分之三,但真正有条件有能力去创业的毕业生还是少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大学生创业并不缺乏国家的政策和鼓励,而在与缺乏创业者的素质和条件。

    熊丙奇: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一些地方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学生注册小微企业免交注册资金等等,可以看到在激励建设上面已经有很多政策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愿,最终选择创业的学生的比例其实只有3%左右,本科只有2%左右,这个差距表明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靠激励的问题,而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制度,和创业基本条件的问题。

    大学的基本使命在于人才培养,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比例来看,选择创业的人群为数不多,那么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大学期间是否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了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进波告诉记者,校方是鼓励学生创业的,并且从大二开始就会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培养。

    董进波:培养创业型人才一方面就是开设创业课程,老师们会给学生进行创业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同时学校会让各个学院去申报创业项目。获得学习立项以后,学校会给这些立项项目一些资金支持,就是说学生没有钱,他想做事,学校给他提供前,场所各个学院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通过实验室,试验站,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业用的房子啊,创业用的土地,给学生创业实践支持。

    目前,在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在努力为大学毕业生营造最优的创业环境。那么有了解决了资金束缚的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是否就是一片坦途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学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创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过于单一,需要彻底的进行教育系统的改革,才能打破高校传统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适应社会潮流的创业型人才。

    熊丙奇:因为创业对学生要求更高,如果大学生就业都很艰难,你说让他去创业是不是更有舍近求远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教学质量问题。最近国务院也出台文件要求高校要调整,改变基本教学方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那么怎样落实是关键。要落实的话我觉得一是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有更多的权利设置自己的课程,另外一点事要求学校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去功力的追求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果说实现这几个方面的话,那就是要求政府必须要向学校放权,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仅仅要求学校重视人才的培养,可能就要求不出这样的结果。

编辑: 洪越

创业创新 农业大学生能否闯出新路?

进入5月底,6月初,又迎来每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关注了全国农业高校的就业情况。记者调查发现,农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不错,而且基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这些都将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也是如今农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选择。那么他们的创业将会选择什么方向?在创业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