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畅销书屋》7月17号开始播出陆天明作品《幸存者》

2018-07-18 16:16:00来源:
制作人手记---于丹
    陆天明老师的《幸存者》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这部去年10月出版的小说,一上市便好评如潮。今年1月,我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这本小说采访了陆天明老师,在寒冷的场馆中,我们聊了关于“理想”、“理想主义者”的话题,如今在炎热的7月回想依然有感动。
    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一位好的演播者,方不会觉得亏欠。这部小说非陆建艺老师不可。陆建艺老师是著名的配音演员,早在1987年为电影《罗马假日》男主角格里高里·派克配音,便奠定了他在配音界的地位。陆建艺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演员,他与陆天明老师也是颇有渊源,在由陆天明同名小说《高纬度战栗》改编的反腐电视剧当中,陆建艺曾出演过刑警队长赵五六。
    所以,这一次陆天明x陆建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很是值得期待呦~
    那么,《幸存者》到底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年1月份对陆天明老师的采访,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下吧。
    记者:这本书是陆老师酝酿了五年之久,然后又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创作出来,是陆老师的心血之作。《幸存者》于2017年10月份出版,书一出来就好评如潮,那么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
    陆天明:这是我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想写中国这四十年的巨变,中国人在人心上的巨变,一种生存状态的呈现。第一部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写到80年代初,写了一群当年的年轻人以家国情怀为中心,他们的人生历程,他们的奋斗,眼泪,获取,和对未来的向往,他们的事业、向往,以及他们当年走过的人生曲折的一条路。 
    记者:从我以往看过的历史书籍,或者是文学作品获取到的,在那个年代知情一代人会有的特征,要么被迫无奈,要么盲从,要么狂热,但您笔下的这群人与之截然不同,他们有更崇高的理想,他们愿意奉献,他们是一批理想主义者。
    陆天明:我们很多知青小说会写到知青当时的无奈与被迫,或者被卷入到时代的大潮中所付出的艰辛,这是一部分的历史事实。我在卷首页说过:“我要写下我们的一生,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我觉得当年在这一群年轻的变革者中,有一群人是自觉自愿去追求崇高的理想,我写的是中国当年,或者某种程度上说是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他们把追求崇高、追求无私作为人生的诉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付出的,所失去的,最后能给我们后代留下的是一种精神的东西。
    当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样一代人?从表征上看,他们和现如今在中国大地上的青年志愿者很相似,他们有一种精神追求,有一种献身精神,这种追求我认为是不能丢的,他们确确实实存在中国历史的某一个阶段。
    因为正好是我自己经历过这一段生活,所以在回顾和呈现中国四十年的巨变过程中,我一定要把它写出来的。
    记者:您刚才说这一代理想主义者是中国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代呢?
    陆天明:严格说起来不是很科学,因为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理想,理想和理想主义者是不会消失的。我说他们是最后一代,是指他们所持有的那种理想,就是完全献身,完全忘我,完全把自己奉献给遥远的、偏僻的、落后的、贫穷的地区。这样以追求无私为目标的人生目标,我想,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起来的中国可能越来越少,他们会成为最后一群人。
    这里牵涉到理想问题,究竟什么是理想?人活着有两种活法,一种活法是以眼前利益为主,以自己的欲求为主;还有一种活法,在空间上,有家国情怀,他们更看重看重人民、祖国的需要,把这些利益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从时间上来看,他们更多想到未来,想到明天,想到远方,这样被我认为是真正的理想。
    记者:理想主义者的诞生是不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与土壤呢?在那个集体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人们往往丧失自我,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开始慢慢把视角聚焦聚焦在个体身上。所以理想主义与个体聚焦会不会有一个悖论?
    陆天明:这个悖论的认识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本来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来看,以家国情怀为立身之本,代有佳人,每一代都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封建年代,还是革命年代。
    那么后来出现了两种偏激情况,需要我们警惕。一个是极左年代,完全泯灭自我,完全不承认自我的需要,只讲集体和家国,这样的结果,同样不能给每个人带来幸福,因为它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违背人类存在的现实,这种偏激我们已经认识得很清楚。
    所以进入新时期后,我们强调自我,我们要为每一个人的幸福考虑。但是这些年又有一个偏激的地方,过分强调自我和经济利益,把理想、远大,国家,民族当作空的东西。看空了这一切会不会有个人呢?我认为不会有个人,因为个人的幸福命运与国家的未来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所有人只想到自己,这个民族会变得很可悲。没有理想与远大,这个民族很猥琐,没有前途。这种偏激,我们也要高度警惕,这也是我回顾曾经产生过理想主义者的历史,从中总结对今天有用的东西。
    记者:所以您曾说过,创作《幸存者》也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和年青一代对话。
    陆天明:我写书的时候并没有想教育谁,我只想写好故事。我只是希望在书中引出对今天年轻人有用的东西,我希望大家从那个时代另一群年轻人的生存迹象当中各自得出各自的结论——我应该怎么活着。而这一点我和很多年轻人接触,我发现很少有人思考我应该怎么活,大家更多的是在牟利。怎么活完我这一辈子?怎么走我应该走的人生道路?想的少,也许有人在悄悄的想,也许有人觉得想没有用,只去牟利就行了,而这恰恰是一种误区。我希望通过小说人的命运,和年轻人探讨到底该怎么活下去,找到一个好的理由,让我们活得更好,更有精神地活下去。
    记者:陆老师是著名导演陆川的父亲,在陆老师的新书出来后,据说是陆川头一次为陆老师的书做宣传,在微博中,他写道:“每天半夜两三点爬起来写,写到天亮,出去跑步,回来洗个冷水澡,然后写上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早早休息……老爷子一生就是这么过来的。”可见您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
    陆天明:我们年轻的时候能吃苦,在农场当知青习惯了,我们这些劳动人民闻鸡起舞,天亮起床,天黑上床,这是笑话。我一直有个心愿,我有很多要说的话还没说出来,我有很多知道的事情还没写出来,所以保持一个好的体力,不开夜车,尽可能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写作。
    我们这一代有太多的话要告诉后来者,我们所走的路是所有各代人当中最曲折的,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我们幸福着共和国的幸福,我们痛苦着共和国的痛苦,我们努力奋斗共和国的奋斗。这一切还没有尽头,就要努力去做。我这个年龄去写三部曲的很少,努力去做事情,留下一点痕迹,少留下遗憾,至于做的怎么样,让历史和人民去判断。
作者简介
陆天明,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木凸》、《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高纬度战栗》。与小说同期创作的同名长篇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播出后,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长篇小说《大雪无痕》获国家图书奖。本人曾获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最佳编剧等称号,并在2003年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金鹰突出成就奖。
演播人简介
陆建艺,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中国内地影视演员,配音演员,表演艺术家。先后曾为上百部译制片配音,并为多部电视剧配音并饰演角色,配音作品《魔窟寻谍》、《罗马假日》、《阴谋的代价》分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影视代表作品:《咱家那些事》、《远远地爱》、《乱世三义》。
畅销书屋7月17日起
首播:5:00—6:00
重播:12:00—13:0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娱乐广播
编辑: 李雅男

《畅销书屋》7月17号开始播出陆天明作品《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