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名著经典》5月28号开始播出诺贝尔文学奖伟大作品《鼠疫》

2018-05-28 15:55:00来源: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
——阿尔贝·加缪《鼠疫》
                     加缪: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鼠疫》:加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作品。《鼠疫》借助对苦难、死亡与存在的思考,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推到极致,构造了人类反抗姿态与荒诞处境之间的张力,肯定了一种力所能及的行动,提示现代人在爱中寻找信仰之源。1947年《鼠疫》获得了法国批评奖。 50年来,《鼠疫》畅销不衰,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加缪酝酿创作《鼠疫》的时期,是在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 1942年,加缪因肺病复发,从炎热的奥兰转移到法国南部山区帕纳里埃疗养。不久,英美盟军在阿尔及利亚 登陆,德军进占法国南方。加缪一时与家人音讯断绝,焦虑不安,孤单寂寞。这种切身的体会使他在《鼠疫》中描写新闻记者朗贝尔的处境时,特别逼真动人。在加缪看来,当时处于法西斯专制强权统治下的法国人民——除了一部分从事抵抗运动者外——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期间一样,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囚禁生活。他们在“鼠疫”城中,不但随时面临死神的威胁,而且日夜忍受着生离死别痛苦不堪的折磨。
    加缪在1942年11月11日的日记中,曾把当时横行无忌的德军比为“像老鼠一样”。在另一篇日记中,他这样记下当时的情况:“全国人民在忍受着一种处于绝望之中的沉默的生活,可是仍然在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加缪在小说中用细致的笔触写出了他的同代人在面临一场大屠杀时的恐惧、焦虑、痛苦、挣扎和斗争之际,特别是刻划了法国资产阶级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浩劫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发生的巨大而深切的震撼。尽管加缪按照习惯,避免直接描写法国社会,假借北非地中海滨海城市奥兰作为发生鼠疫的地点。但读者从这座商业昌盛,物质文明发达。但市民精神空虚,以寻欢作乐来消磨人生的城市,不难看出这是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鼠疫》内容简介
    《鼠疫》讲述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的瘟疫。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原来过着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凭著黑市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为了城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每天都只是过著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着住在城外的亲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干的记者被迫过著无亲无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参与自愿队消磨时间。主角里厄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他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生死未卜。
最终鼠疫退却了,然而尽管喧天的锣鼓冲淡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可是奥兰人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魔。
                     《鼠疫》演播人——李野墨
    李野墨,演播艺术家。李野墨从1980年开始为翻译片、电影、电视剧、动画片配音,作品数以千计;从1980年开始播讲长篇小说,至今已经录制并播出了《新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活着》、《陆犯焉识》、《慈悲》等上百部长篇小说。
编辑: 李雅男

《名著经典》5月28号开始播出诺贝尔文学奖伟大作品《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