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余烬》 美国 莎拉·蒂斯代尔

2018-11-23 17:44:00来源:
《余烬》 美国  莎拉·蒂斯代尔

我自语:“青春已离去,

像被雨浇灭的火,

再不会摇曳、欢歌,

再不会与风儿嬉戏。

我自语:“熄灭了青春的

不是什么重大的伤痛,

只是些细碎的烦忧,

敲打不休。”

本以为我的青春已走远,                     

但你回来了--

于是像火听到风的召唤,

它又跳跃、燃烧起来了;

它甩掉灰烬的外衣,                       

穿上新装,

把自己妆扮得像新娘,

再交到你手里。

 

    莎拉·蒂斯代尔美国抒情女诗人。她的作品主题主要是爱、自然美和死亡。1918年以诗集《爱之歌》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学会奖,也就是普利策诗歌奖前身和美国诗歌学会年度奖。她的作品在20世纪早期深受读者喜爱。近年来,她的作品不断以各种形式的选集出版。

    莎拉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一个有浓郁清教徒气息的富商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本可以让莎拉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她健康状况很差。直到9岁时才在医生的准许下进入小学学习,而这所私立女子学校和他们家只隔一个街区。

    1898年她进入玛丽学院学习,1903年毕业。自1905,蒂斯代尔频繁地去欧洲旅游,各方面见识大增。1913年莎拉·蒂斯代尔有了两位崇拜者,其中一位是诗人维切尔·林赛他几乎每天给莎拉写一封希奇古怪的长信,诉说对她的爱慕。林赛早年靠朗诵和行乞为生,走遍了大半个美国,著有散文集《行乞指南》和大量诗歌作品。最后,林赛请求蒂斯代尔嫁给他。蒂斯代尔虽然深深地爱着林赛,但没有嫁给这位现代行吟诗人,而是嫁给了商人菲兴格,并移居纽约。蒂斯代尔从小受的是维多利亚式的教育,对生活没有经验,专注于诗歌创作,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终于1929年离婚。

    而她和林赛一直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关系。林赛称她为“最鼓舞人心、最令人满意的朋友”,认为她是自己最好的诗篇《中国夜莺》的灵感源泉。然而这位“传播美的福音”的人渐渐陷入绝望,于1931年自杀。林赛的死给本来就感情脆弱、生活不顺的蒂斯代尔以沉重打击,两年后蒂斯代尔在纽约公寓的浴缸中温暖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蒂斯代尔接受的是她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的传统教养。除了贪婪的阅读之外,这里没有多少孩子的乐趣。她的家庭就是她的世界,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在大人的陪伴和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她很早就学会了在平静美丽的外表下掩饰自己的感受,学会了用清教徒的方式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不管多么困难和不快。从二十一岁开始直到快三十岁,蒂斯代尔多次到欧洲和美国各地旅游,她便在自己的“清教徒”和“希腊人”之间的世界里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她的诗歌从孩子气的天真烂漫开始探索成人的情感世界。因此,蒂斯代尔成为了一位敏锐的大自然的观察者,成为感受和反应的分析者。

    这种不完美的生活给了她创作完美诗歌的感受。莎拉·蒂斯代尔的诗来自她的情感,爱是她的诗歌的主旋律。这种主题开始于女子学校的写作训练,在早期少女时期的作品中就开始写她的情感。19世纪诗歌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隐遁。艾米莉·迪金森、克里斯蒂娜·罗赛蒂等都是在隐遁状态中创作的。莎拉·蒂斯代尔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很好地得到了发扬。当她感觉到生活、婚姻和事业对她要求太多时,她便退却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静静吟唱她的爱之歌。

    莎拉·蒂斯代尔的不良健康状况贯穿于她的一生。疾病迫使她从喧闹的生活撤退到平静的沉思之中。童年时即使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她也受到悉心的照顾和保护,没有承受压力的经验,家里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防止她英年夭折。这也影响到她的心理,这种影响在她的作品里有所反映。除了爱情,她经常涉及死亡的主题。

编辑: 李雅男

《余烬》 美国 莎拉·蒂斯代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