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畅销书屋》6月22日起播出《重庆之眼》

2019-06-24 11:45:00来源:娱乐广播

  《重庆之眼》简介

 

 

  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华民国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9千多架次的日机飞抵重庆轰炸,最密集的时候防空警报连续7天不息,投弹量超过2万枚,重庆平均每天要遭受14枚炸弹的轰炸,伤亡之惨重,近18万栋房屋被毁,超过万人遇难。当树枝上挂着破碎的衣物和残肢断臂,当从死人堆中爬出的幸存者哭得声嘶力竭,当街陌繁华变成残垣断壁,烧焦的土地散发着恐怖的氤氲,日军似乎达到了震慑的战果。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重庆大轰炸后的残垣断壁

  但是,对重庆持续五年的大轰炸,日军没想到取得的是这样的战果:重庆的工厂仍在加班加点地运转,学校仍在风餐露宿中授课,乐观的重庆民众,甚至可以做到在轰炸前,仍在泰然自若地打麻将。贫弱的守军空军胜亦当战,败亦当战,与飞虎队联合拒敌,以弱搏强,有死无退。他们用自己行动,留下一个日军没有想到的战果,那就是愈炸愈强。

 

 

  2012年9月10日,重庆大轰炸15名受害者或其遗属正式起诉日本政府。2015年2月25日,东京地方法院宣判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案一审结果,188名原告败诉。

 

 

  而《重庆之眼》正是以“重庆大轰炸”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蔺珮瑶、刘云翔、邓子儒之间的旷世爱情与婚姻家庭生活,以及“重庆大轰炸”受害者原告团赴日民间索赔、控诉侵略者战争罪行的故事;全景式再现了“重庆大轰炸”这段震惊中外的悲壮历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文化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下,坚韧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特征。

  作者简介

 

 

  范稳,四川人,现为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其作品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主要作品有:《水乳大地》、《大地雅歌》、《悲悯大地》、《吾血吾土》等。

  演播人简介

 

 

  宣晓鸣,中国内地配音男演员、演员。

  1986年,宣晓鸣调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除话剧外也参与配音工作。2000年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2006年,在古装剧情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为周润发配音。2007年,为奇幻历险电影《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配音,同年宣晓鸣还配音了个人首部游戏作品《仙剑奇侠传四》。2010年,在历史电影《孔子》中,配音孔子一角;同年,宣晓鸣还参与了剧情电影《让子弹飞》的配音,为周润发配音。

  2011年,为动画电影《摩尔庄园:冰世纪》配音。

  2013年为古装武侠剧《笑傲江湖》配音。2015年,宣晓鸣配音了个人首部网剧《盗墓笔记》,同年还配音了动态漫画《长歌行》。2016年,为古装历史电视剧《武神赵子龙》配音。

  致敬重庆(范稳)

  向一座城市致敬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为它写一部书。一如当你爱上一个人,就想为他(她)写一首诗一样。

  36年前,我开始在重庆的求学生活,那一年我18岁。大学毕业后我离开重庆,远走云南。到2014年春天,我为我的第一部抗战题材的长篇《吾血吾土》到重庆做最后的补充采访,在不经意间了解到重庆的抗战历史文化。那时有那么多的大师巨匠在抗战时期都聚居在重庆,茅盾、老舍、巴金、冰心、梁实秋、林语堂、夏衍、阳翰笙、应云卫、吴祖光、洪深、金山、白杨、秦怡……这样的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他们以自己手中的笔、以舞台上的演出宣传抗战、弘扬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没有哪个城市像重庆这样,在大轰炸中将文化的坚守和国家民族的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文化抗战,正是我想在表现抗战的书写中关注的问题。我们的国土可以丧失,军事可以失利,士兵和百姓可以牺牲,但我们的文化从不曾被征服,也永远不可能被侵略者征服。

  2015年,我几乎移师重庆。买菜做饭、吃小面、烫火锅,在拥挤不堪的车流人流中从江北到南岸、从渝中区到沙坪坝四处奔波。我需要重新接上地气,重新找准这座城市的气息和温度,尤其是,需要重新发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采访期间,我有幸接触到了民间对日索赔原告团的朋友们。中国的民间对日战争索赔运动始自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中国劳工索赔案、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人体细菌试验案、慰安妇索赔案、细菌战受害者索赔案、平顶山大屠杀、到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索赔案等,共有20多起对日索赔案直指那个应负起历史战争责任的政府。战争索赔是一个复杂的国际问题、法律问题,可对一个战争受害者来说,却只是讨个说法这样简单的道义问题。在与重庆大轰炸受害者们的接触中,我才慢慢地发现,这群白发苍苍的索赔者实际上在向我们这个社会传递着某种久违了的精神气质——维护民族尊严的勇气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胜利者的自信。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和平有什么保障呢?文明世界的正义又在哪里呢?

  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普通的大轰炸受害者,绝对想不到对日本的战争责任追究与索赔会牵涉到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搏弈,并且这种博弈从二战甫一结束就开始了。在美国的制度设计和军事庇护下,日本成为“最好的战败者”。但这种“好”只是对西方世界而言,对日本战后的恢复重建而言。今天日本的法庭,绝不会对一个万里迢迢前去打官司的战争受害者表现出哪怕一点点的“好”。

  实际上,许多重庆大轰炸受害者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仍然要一次又一次地自费去日本伸张正义和公道。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步履蹒跚、白发飘零,尽管一些受害者在漫长的诉讼中含恨命赴黄泉,尽管所有的索赔诉讼都以败诉告终,但是人们没有放弃。一个受害者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我们不去打这个官司的话,那些日本人不会晓得他们在重庆犯下的罪行。”

  这是一个民族的正义行动,是一座城市的声音跨越了国界的呐喊,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中国人自觉肩负起来的民族尊严和世界正义。它和重庆人当年在大轰炸下仍然坚持话剧演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一脉相连的。这样一群肩担道义的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其中一个人说的:“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历史的证言,我们死去,证言留下。”

  我希望自己的书写能为这些证人与证言留下鲜活形象的注脚。在真实宏大的历史和超乎想象的人生命运面前,一个作家可能只配当一个注释者。我近些年来致力于抗战历史的书写,总是在历史老人白发苍苍的微弱光芒中寻找前行的道路。这光芒在纷繁的尘世中若隐若现,在典籍的书堆里如火种般坚韧而温暖。历史老人在山城的浓雾中冷笑叹息,皓首白头、创伤犹在的大轰炸经历者在沉重不堪的回忆中悲伤哭泣。如果抛开身边繁花似锦的升平景象,你会发现,战争的创伤还在这座城市的某些地方隐隐作痛,幸存的战争受害者还在某个黑夜的孤灯下独自垂泪。过去我在提笔写作前总是行走于大地,现在我更多地穿行在时间的经度和纬度里,寻找那些遗失的珍珠和还在闪闪发光的记忆碎片。在重庆这座以火锅闻名的城市里,我的激情一次一次地被激活,仿佛每一个细胞都膨胀沸腾起来了。

  这是一部向一座勇敢倔强的城市致敬的小说,是向一段不屈的光辉历史致敬的颂歌。当然,一个小说家总是要写爱情的,我还想通过本书,向不平凡的岁月中一场伟大的爱情致敬。

 

  畅销书屋

  首播:5:00—6:00

  重播:12:00—1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娱乐广播

编辑: 李雅男

《畅销书屋》6月22日起播出《重庆之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