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纪实春秋》6月10日起播出《在西南联大》

2019-06-10 10:31:00来源:娱乐广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无奈战火迅速蔓延,长沙连遭敌机轰炸,1938年2月,学校被迫继续西迁,回撤至云南昆明。同年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8年,但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4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6月10日起,娱乐广播《纪实春秋》推出汪曾祺小全集《在西南联大》,带你走进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冯友兰的大师课堂,聆听汪曾祺从江苏高邮到西南联大的精神自传。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西南联大学生,师从沈从文,自诩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受戒》被评为20世纪中文系小说100强,《大淖记事》1981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汪曾祺执笔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是中国戏剧史上的艺术丰碑。

  播讲人简介

 

 

  金北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综艺主持系副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曾经荣获年中央电视台朗诵大赛一等奖,首都教职工第三届艺术节文艺节目评比一等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小说连播节目一等奖等奖项。演播作品有《海子评传》、《最漫长的十四天》、《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诡案迷踪》等。

  精彩书摘

  西南联大中文系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应该也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系主任是轮流做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在他们“当政”期间,中文系还是那个老样子,他们都没有一套“施政纲领”。事实上当时的系主任“为官清简”,近于无为而治。

  闻一多先生讲楚辞

  曾见过几篇老同学的回忆文章,说闻一多先生讲楚辞,一开头总是“痛饮酒熟读《离骚》,方称名士”。有人问我,“是不是这样?”是这样。他上课,抽烟。上他的课的学生,也抽。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讲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先生当为第一人。他讲《古代神话与传说》非常“叫座”。上课时连工学院的同学都穿过昆明城,从拓东路赶来听。那真是“满坑满谷”,昆中北院大教室里里外外都是人。闻先生把自己在整张毛边纸上手绘的伏羲女娲图钉在黑板上,把相当繁琐的考证,讲得有声有色,非常吸引人。

  罗庸先生讲杜诗

  还有一堂“叫座”的课是罗庸(膺中)先生讲杜诗。罗先生上课,不带片纸。不但杜诗能背写在黑板上,连仇注都背出来。

  刘文典先生讲《庄子》

  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刘文典先生讲了一年庄子,我只记住开头一句:“《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唐兰先生讲词选

  唐兰(立庵)先生讲课是另一种风格。他是教古文学的,有一年忽然开了一门“词选”,不知道是没有人教,还是他自己感兴趣。他讲“词选”主要讲《花间集》(他自己一度也填词,极艳)。他讲词的方法是:不讲。有时只是用无锡腔调念(实是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pass了。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

  我在西南联大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常不上课,但是乱七八糟看了不少书。有一个时期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有时只我一个人。中文系在新校舍的西北角,墙外是坟地,非常安静。在系里看书不用经过什么借书手续,架上的书可以随便抽下一本来看。而且可抽烟。有一天,我听到墙外有一派细乐的声音。半夜里怎么会有乐声,在坟地里?我确实是听见的,不是错觉。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纪实春秋5月26日起播出

  首播:7:00—8:00

  重播:21:00—22: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娱乐广播

编辑: 李雅男

《纪实春秋》6月10日起播出《在西南联大》

聆听汪曾祺从江苏高邮到西南联大的精神自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