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金花”今又放 苍洱满庭芳

2019-05-18 08:43:00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5月17日电(刘奕 李晶晶)“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影片,《五朵金花》将民族风情浓郁的大理和追寻美好生活的大理人推向全国,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盛况)

  “五朵金花”并未随时间流逝而远去,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好似“向阳花”,浓缩在每一个白州儿女的生活中;各民族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同建中华民族的“百花园”,将“更好的日子”写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每一段里程中。

  民族团结,花开大理。扎实基层党建这条根基、盘清产业发展这个花蕊、做强拓宽增收渠道这根花茎、保护好生态环境这片绿叶、勾勒描绘好文化融合的这枚花朵……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精心培育民族团结进步这朵金色的“向阳花”,为中华民族的“百花园”贡献大理风采。

 

厚植党建根,基层孕生力

  尼萨,在傈僳语里,是“幸福”之意。尼萨村作为大理州宾川县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这个新村名也寄托了当地人对于新生活的殷殷希望。

 

(宾川县尼萨村整洁的村容村貌)

  在村里的党员活动室,一些党建学习资料书籍已被翻得翘起一角,定期的组织生活让党员干部在此凝聚共识,同商发展之策。结合家国大事、农事节庆,尼萨村的党员干部定期与村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村组活动。村民看得懂、念得出的民族团结宣传语写在墙上,写进村规民约,也成了教育子女、相互常说的家常嗑。

  基层党建工作的这个根扎得越深,民族团结进步这朵花就开得越艳。正如尼萨村一样,大理市下关镇关迤社区、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高发村、南涧县公郎镇裕谷村、南涧县拥翠乡大平掌村的发展亦得益于“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的双融合双推进之功。近年来,大理州在县乡村干部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把优秀的少数民族党员选拔进入基层党组织班子,不断优化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队伍结构。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这已成为大理各民族人民的共识。

  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部长、州委政法委书记许云川介绍,大理州将打造一批“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营造“白州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细理产业蕊,酿出致富蜜

  从无量山顶搬下来,定居在澜沧江畔,离临沧仅一江之隔,狗街村是大理最具有传承布朗族文化功能的山寨。22户96名布朗族群众生活在这里,一跃数年,如今已全部实现脱贫。

 

(狗街村布朗族村民)

  “以前村里的土路又窄又烂,吃的都是玉米面,现在吃得好了,路也宽了。”村民自万兴一家感受到了从木板房到布朗风情民居、从刀耕火种到机器耕种、从无钱看病到上门问诊的实实在在变化。

  狗街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以泡核桃、香橼、青花椒、热带芭蕉、本地番石榴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无量山乌骨鸡、生猪、肉牛、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种养殖业齐发力,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这个小山村,产业发展如同团结进步之花的花蕊,不断酿出生活的甜蜜。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狗街村的布朗族只是大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脱贫致富的一个代表。大理州提出,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挺直增收茎,输送好养料

  “我家银行在山上,大树小树都是钱。”64岁的梅荣光站在山头上,看着眼前的大片青山,笑得合不拢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大麦苗刚刚露头,树头菜长势喜人,核桃树郁郁葱葱。

  从以前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全家年收入30多万元,梅荣光竖起了拇指:“是产业脱贫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漾濞县太平村古核桃树)

(核桃箐村打跳的村民)

  梅荣光的家在大理州漾濞县太平乡太平村。昔日的太平村, “山穷水穷人更穷”是真实的写照,处在大山深处,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高寒贫困山区。

  在党委政府带领下,村民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开田种植,完成了农村道路拓宽和农村道路路基等改造工程,如今的小山村已是太平乡的致富带头村。2018年,太平乡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14.3万亩,核桃总产量达4500多吨,全村贫困发生率由44%降至1.4%。

  在漾濞这个“中国核桃之乡”,核桃种植如同传输养料的花茎,为各民族群众开出增收致富花提供保障。这些也正印证着“产业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双推进的模式在基层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大理州8个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州34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已有30个乡镇脱贫退出,5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464个村脱贫退出,38.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4.7%降至1.42%,全州脱贫攻坚与云南省同步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编辑: 李腾飞

“金花”今又放 苍洱满庭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