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来到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一组时,明媚的阳光洒下,将村里“第五代”房——25套小康村新居湛蓝的屋顶、白色的外墙和彩色的藏式屋檐照得格外亮堂。

  从空中俯瞰,房屋和街道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国”字,在中印边境线上格外醒目。

  典角村“五代房”的故事要从一个名叫嘎玛次仁的老人说起。1984年,嘎玛次仁和妻子以及另外4户人家响应政府开荒戍边的号召,从100多公里外的噶尔县加木村搬迁到典角村,用石头垒起典角村“第一代”石头房,就此定居下来。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忍受不了边境一线的艰苦生活,返回了加木村,只剩下嘎玛次仁和妹妹索南拉姆两家人继续坚持。

  在此后数年时光中,嘎玛次仁与妹妹两家人在铺满砾石的土地上开荒,在终年不休的大风中建房,顽强地在荒无人烟的典角村扎下了根。1990年,又有十余户人家搬迁过来,典角村才有了村庄的模样。

  典角村的第一书记索南次仁,就是1990年从加木村搬到典角村的那批群众之一。

  1990年,典角村正式成立行政村,随之变化的还有新修建“第二代”土坯房。当时19岁的索南次仁先是随父母住在“第一代”石头房里,没过多久又住进了新建的“第二代”土坯房。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二代’房很小很简陋,但至少有个房子的样子了,刚搬进新房的全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索南次仁说。

  2006年安居工程启动以后,索南次仁一家住进“第三代”砖混结构的安居房。同时,索南次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性格沉稳、办事能力强的索南次仁成为典角村第一书记。这些年来,索南次仁一边主持村里的工作,一边带着民兵巡逻边境,身兼数职、格外繁忙。201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2年10月,总投资2200万元的“第四代”房——边境小康村项目在典角村二组竣工并投入使用,22户91名群众住进宽敞明亮、设施功能齐全、通水通电的别墅式新房。

  二组的“第四代”房盖了起来,别墅般的外观和通水通电的现代化生活,让还住在“三代房”里的一组群众羡慕不已。见惯了岁月变迁的典角村一组村民占堆却很淡定,他告诉子女和身边的人,国家一定不会忘了大家的。

  果不其然,2017年,“第五代”房、总投资1900万元的典角村一组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在大家的翘首企盼中,2019年9月29日,典角村一组举行了隆重的入住仪式,25户79名一组群众住进了新房。同年11月,典角村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占堆和5个子女一共分到了6套新房,他一个人分到了60平方米的房子,儿子扎西顿珠则分到了15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父亲手捧着象征正式入住的“大钥匙”,扎西顿珠陪在身边,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40岁的扎西顿珠,除了平时放牧外,还与人合伙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加上各项政策性补贴和工资,一年收入十多万元,日子过得富足安康。

  “国家为我们20多户、几十名群众花上千万元修这么好的房子,这样的事情只有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出现,作为典角村村委会委员,我要带领全村群众继续努力奋斗,过上更好的生活,为祖国守好边疆,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特殊关爱!”扎西顿珠说。

  在他身后,典角村,这个扎根在祖国边境的小康村,必将迎来更加幸福安康的美好未来。

  (记者 洛桑旦增 李有军 温凯 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