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厦门国际茶博会:中华老字号谋求跨海新生

2018-10-21 08:3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厦门10月20日消息(记者 陈庚)正在举行的2018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上,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商踊跃参展,希望在中国市场上有所斩获。与此同时,中国茶叶品牌也在借助厦门“海丝”区位优势,积极谋求开拓国际市场。
2018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上的“龙雀”展位区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喝的味道!”在泉州中华老字号茶叶品牌“龙雀”展位区,马来西亚茶商叶子建和林文良小心翼翼地剥开一盒从海外带回的产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龙雀铁罗汉老茶,投入紫砂壶,浇入滚沸的开水,凝结着几十年跨海乡愁的茶香便立即氤氲开来。
  龙雀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创办的集泉茶庄。1931年集泉茶庄在惠安城关筹备庆祝150年周年纪念,以“龙雀商标”申请注册并获准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集泉茶庄全部人员、资产随企业过渡为公私合营,1985年更名为“惠安茶叶厂”,2002年在改制后又更名为惠安集泉茶叶工贸有限公司;2006年龙雀商标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07年被福建省经贸委认定为首批“福建老字号”。
  2017年,龙雀引进投资运营团队,共同成立福建龙雀铁罗汉茶业有限公司,以泉州惠安为生产基地,以厦门为窗口,在传承原有手工艺和口味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时尚形象开始重装升级,发力当下海内外茶产业市场。
  龙雀品牌投资人陈勇介绍说,龙雀以“铁罗汉”拼配陈茶为主打产品,采用久藏数年的武夷山慧苑岩茶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各类新茶,经贮存、筛分、风选、拣梗、分选、烘焙、拼配等多个环节的流程后方告制成。“我们每年的产品制成后都会留样,并跟前几年的茶样比对口味,确保始终如一。”
  龙雀的这种独特制茶工艺,在集泉茶庄及此后的制茶者手中代代相传,并于2007年入选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百多年来,集泉龙雀成为不少闽南人“下南洋”漂泊打拼时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凝结了几代华侨对祖地茶叶的味觉记忆。此次来厦门参加茶博会的马来西亚茶商叶子建和林文良,家族世代都是马来西亚知名华侨老商号万发兴的股东成员。在他们回忆中,那时父辈们泡的茶都是龙雀铁罗汉。
  “有一年春节,我给大姐、三哥倒了半杯龙雀铁罗汉茶,他们啜了一口,马上就热泪盈眶。”叶子建回忆,“他们激动地说,这就是当年爷爷给我们泡的茶的味道。”
  然而,尽管历史悠久、口碑良好,由于种种原因,龙雀并没有在上一轮茶产业市场爆发式增长的热潮中乘势而起,反而陷入沉寂,甚至渐渐被人遗忘。
  “公私合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龙雀长期主要作为出口创汇的茶品生产,国内则是凭票供应。”陈勇介绍说,这限制了龙雀品牌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和认知度。改革开放后,龙雀在国内的市场销路也迟迟未能重振,在2017年之前,龙雀80%的产品仍是外销,这也形成海外老华侨对这一品牌念念不忘,国内知晓者却寥寥无几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
  2017年,在新时代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热潮中,陈勇与惠安集泉茶叶工贸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带领运营团队投资入股并共同成立福建龙雀铁罗汉茶业有限公司,开始着手重振这一老字号品牌。
  “龙雀的百年历史、恒定品质、传统技艺乃至包装风格,是我们重振品牌的宝贵文化财富,但是也面临融入当下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粉丝’群体的困难。”陈勇介绍,为了让这一百年老字号被当下茶消费者群体接受,龙雀在视觉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大举创新、重装升级,并在厦门建设旗舰店,作为品牌形象展示推广的窗口。
龙雀厦门旗舰店里举办的沙龙活动
  事实上,龙雀以厦门为窗口拓展销路,其实早有渊源。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集泉茶庄就在厦门中山路开设分店,方便华侨购买茶叶。
  “我们希望以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为支点,为龙雀打通现代化、时尚化、国际化的通道,让这个老品牌重新走进年轻世代的视野。”龙雀厦门旗舰店负责人张惠心介绍,坐落于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旗舰店,融合了龙雀古朴典雅的包装美学和现代式的空间布局,集纳了品茶休闲、文化空间、接待洽谈等多种功能,自6月试营业以来已经承办了多场时尚文化活动。
  而凝聚在龙雀文化血脉中的“海丝”亲缘,也在品牌重振进程中悄然重续。2017年,再次来到中国的林文良,得知龙雀已经开始由新的团队运营升级后,立即找上门来洽谈代理销售事宜,“在马来西亚,集泉龙雀是唯一存续200多年的品牌,但都是华人华侨从国内作为伴手礼零星带过来的,有时很难买到。我们希望做大马来西亚龙雀茶叶市场占有率,让老一辈华侨知道,龙雀回来了,并且把她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很有信心!”
编辑: 六尹

聚焦厦门国际茶博会:中华老字号谋求跨海新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