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保定北牛栏村“牛”起来 

  北牛栏村建起“防贫车间”。

  清晨,涞源的第一缕阳光打在金家井乡北牛栏村青龙山上。

  山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农人往来耕作,怡然自乐。这小小一方乐土,145栋乡情民居拔地而起,白墙灰瓦,街巷整洁。村前的“拓荒牛”雕像迎着朝阳昂首,如同这个小山村里人们的精神面貌,“牛”气冲天,干劲十足。

  3年前,这里的景致还不是这样。

  2017年,驻村工作队第一次来到北牛栏村,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当时村里的真实景象——到处是石头房子泥土地,村民无精打采地靠着墙根儿晒“老爷儿”(太阳)。

  北牛栏村西边挨着山西灵丘,地处冀、晋两省交界的大山深处,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125户人家,住的多是几十年前的老石头房。牲口和人在院里混居,前边是牲口圈,后边是住宅。路到哪儿粪到哪儿,招来的狗蚤咬人一咬一串,夏天都得穿秋裤。“有户无人、有人无力、有地无水、有山无矿”,这个小山村曾经面临着几乎“无解”的发展难题。

  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与涞源县结对帮扶。第二年的4月,北牛栏村与同是省级深度贫困村的北黄土岭村共同启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3450万元,其中2000万元来自北京市的京冀扶贫协作资金。当时涞源正处资源转型时期,县财政非常困难,丰台区的助力真可谓雪中送炭。

  就这样,北牛栏村成为涞源县第一个完成整村改建住新房的贫困村。用驻村第一书记曹志民的话说,如今的北牛栏村是“众人划桨行大船”的帮扶结果。

  整体翻建的北牛栏村采用统一设计,突出华北民居的特点,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围墙砌院、防寒避风。每家每户都是一个平房小院,人均面积25平方米,村民第一次用上了抽水马桶和自来水。“熬日子”的岁月过去了,“享生活”的日子来了。

  上午阳光正好,推开张先荣家的院门,一棵倒挂金钟花开正盛,小院收拾得齐整,窗下鲜嫩的青菜绿意盎然。张先荣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三口之家,孩子有残疾,丈夫姜富有慢性病。一家人因病、因残这些年拉下不少饥荒,靠着低保生活。现在,苦日子彻底翻篇儿了。

  墙上的“明白纸”——《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和《致已脱贫家庭的一封信》,把这家的经济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交代得明明白白。“务工收入450元”“公益性岗位400元”“种植业1470.4元”“资产收益扶贫分红4073.5元”,再加上养老金、低保等各种补贴,家庭年纯收入达到2.1万余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而2016年,北牛栏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300元。

  住上新房只是第一步,安居后,如何乐业?“三种四养一光伏”就是村里寻求发展农业产业的解题思路。

  北牛栏村地处山区,“一蛙跳三丘”的地块很多,传统种植不占优势。经过反复比对选种,如今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南瓜,其中丰台种子站引过来的奶油南瓜种植,为每户增收3000元到5000元。“四养”则是主要养殖猪、鸡、牛、驴,引进联建鸡舍、养殖小区,实现增收。像村里的养猪场年出栏1000头猪,在此就业的贫困户每月工资就有2500元左右。光伏发电产业,每年产生的收益可为贫困户分红,一户两口人的贫困户一年能分到3500元。

  这些项目的脱贫效果“杠杠的”。以张先荣家为例,仅联建鸡舍养鸡和光伏发电这两项收益分红,每年就超过4000元。

  面貌一新的小山村一扫往日的颓废,大家都有了往前奔的精气神儿。夜校堂堂爆满,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当年走出去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回来,在村里建起了“防贫车间”。29岁的邓面换在外打工十几年,去年回到家乡成立了制鞋厂,组织村内贫困户等参加工作,在美丽的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把返乡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把留守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防贫车间”外的墙上,两行大字很醒目。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我愿意把自己学到的都教给乡亲,和大家一起往前走。”如今,邓面换的鞋厂里已有13名员工,月工资在两三千元左右。

  “牛”起来的北牛栏村只是涞源县脱贫摘帽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结对帮扶以来,北京市、丰台区共对口帮扶涞源项目139个,涉及帮扶资金近3.5亿元,全部用于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扶贫项目建设,带动406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其中直接带动112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7.4%降至2019年底的0.6%。(记者 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