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沙雅5月15日消息(记者 罗成 通讯员 方旭 )“去年10月份,嘉兴援疆补贴200万元资金到位后,我们分别购买了梭梭苗子和治理沙漠植物的种子,按照一期建设规划,在5642亩荒漠盐碱地种植了适合播种大芸(肉苁蓉)的梭梭、柽柳、驼绒藜、四翅滨藜等植物,现在这些苗子长势非常好,明年就能产生较好的防风治沙和经济效益。”5月14日上午,在新疆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博斯坦村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园,新疆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郑红明向前来调研的嘉兴市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组组长、沙雅县发改委副主任方旭介绍公司目前发展情况。

新疆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博斯坦村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园现场(央广网发 朱志升 摄)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主营业务以农林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试验发展和技术推广服务、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的技术研究、荒漠化治理等经营内容,公司项目主要种植树种以梭梭、柽柳、四翅滨藜、驼绒藜并接种肉苁蓉,套种荒漠植被及荒漠灌木,发展荒漠植物及肉苁蓉种子培育,加工荒漠植物种子、荒漠治沙材料及肉苁蓉产品精加工等为主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走进万亩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园,昔日的荒漠被大片平整的土地所替代,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在田间延伸,一行行低矮的梭梭苗呈现出点点绿意,经过两年的生长期,这里将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地,生态环境不仅得到有效改善,还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郑红明说:“公司采取肉苁蓉人工栽培先进技术成果,结合阿克苏地区治理沙漠的实践经验,并在梭梭林、柽柳林等荒漠植被下开展肉苁蓉的人工种植,既能大面积保护自然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荒漠区开展防沙治沙模式示范,套种荒漠草本及荒漠灌木,进行药用植物、牧草及种子的繁育,从而获取产业利润,实现沙漠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说起治理荒漠产生的经济效益,郑红明算了一笔账:播种大芸种子后,明年每亩地产鲜大芸可收益120元,5000亩地就可收益60万元,第三年差不多可突破百万元;当项目二期5161亩良种培育园建成后,按照公司远期目标将会建设中药类产品加工厂,其收益将会翻倍增加。

新疆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博斯坦村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园现场(央广网发 罗宣政 摄)

沙雅县林业和草原局造林办主任周相梅介绍,项目在防沙治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解决附近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建设阶段一年可解决30名村民常年务工,平均每月工资3600元以上。种收大芸阶段,一年能解决临时工预估5000个工天。村民通过务工还可学到种植技术,种植大芸卖到公司,实现引进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多年来,嘉兴援疆为沙雅县产业和项目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特别是为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园的产业援疆补贴,不仅缓解了县里和公司的资金压力,解决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项目建成后,既可提高了盖孜库木乡防风固沙能力,又可增加项目区林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地沙化、荒漠化及风沙危害程度,在改善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又带来更多招商引资项目,促进了沙雅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为沙雅县防沙固沙林的建设起到积极示范作用,有利于积累经验和推广示范作用。”周相梅深有感触地说。

编辑:罗成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