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且末10月17日消息(记者 罗成 通讯员 杜建辉 陈芋伶)近日,走进新疆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昆仑小区牧民定居点,眼见家家户户房顶装有光伏板,高空俯瞰,非常壮观。清洁能源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钱”景。

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昆仑小区牧民定居点俯瞰图 。 苏鑫 摄 央广网发

昆仑山脚下的库拉木勒克乡,过去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边远高寒山区贫困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成为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使曾经的弱势变优势。一块蓝色光伏板,一头高原大蒜,一座千年古村落,改变了库拉木勒克乡的面貌,帮助当地群众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光伏板“照亮”新生活

在库拉木勒克乡昆仑小区,村民麦丽开姆·如则的父亲正在房顶上擦拭光伏板。提起家里的致富经历,麦丽开姆有说不完的话。

麦丽开姆家以前住在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库拉木勒克村,以放牧为生。“牧区条件艰苦,我家羊少,每年收入仅勉强维持生活。”麦丽开姆说。

2017年,麦丽开姆一家搬下山,住进了昆仑小区美观大方的富民安居房,过上了定居生活。

“乡政府与企业给我家免费安装了光伏设备,除了家用之外,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卖给电力公司。”麦丽开姆说,“我现在开商店,还兼职微商卖化妆品,加上卖羊、草场补贴和卖电收入,家里一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麦丽开姆高兴地说。

库拉木勒克乡一年四季晴天居多,光照资源丰沛。为帮助群众多渠道创收致富,该乡与巴州暖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光伏企业免费供应设备并负责安装、提供技术服务和并入大电网手续办理等,村民仅提供自家屋顶,日常做好光伏板清洁工作,不花一分钱。

“根据测算,农户一年平均光伏收益在4000元以上。”库拉木勒克乡党委书记刘昌明说,3年来,光伏为全乡109户群众带来130余万元收入。

光伏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光纤入户项目的推进。目前,库拉木勒克乡群众家家户户通上了网络,人们享受着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高原大蒜变身“金疙瘩”

库拉木勒克乡江尕勒萨依村村民阿迪力·阿力木正在地里忙着挖大蒜。“这可是我的‘金疙瘩’,一年的收入全指望它了。”阿迪力说。

“这些大蒜品种是高原野生蒜,它比普通大蒜的大蒜素高5至7倍,储存1至2年都不会发芽,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当地称为‘长寿蒜’。”刘昌明介绍说,多年前,有村民觉得野生蒜好吃,就尝试栽种。没想到几年后,当地多了一项增收致富的产业。

现在,库拉木勒克乡已注册了“高原香蒜”商标,并成功申请了有机香蒜认定。该乡高原香蒜产量从10年前的年产量7吨,增长到现在每年1000多吨,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大到现在的800多亩。

“去年,我种植了11亩高原香蒜,卖了5万多元。今年,我又租了10亩地,全部种上了高原香蒜,预计香蒜总收入8万元没问题。”阿迪力自信满满地说。

“高原香蒜生长在特定的环境,在其他地方生存不了,香蒜价格最高时每公斤可卖50元,最低的也在12元。”刘昌明说,我们的大蒜被电商卖到了北京、陕西等省市。香蒜丰富的大蒜素,还吸引了几家制药厂前来采购,供不应求。

古村落成了增收新路子

眼下,天气渐凉,库拉木勒克乡昆仑古村景区还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前来欣赏秋日美景。昆仑古村牧家乐的主人乌布力·比坚正忙着给游客烧烤羊排,几位游客说说笑笑,等待着美食出炉。

库拉木勒克村地处昆仑山脚下,又称“且末昆仑古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烽火台、干打垒的房屋等历史遗迹分布各处,在这里居住的牧民早已搬到山下定居。

2016年,且末县依托千年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乌布力是第一批报名上山开牧家乐的。当地政府为了鼓励乌布力发展旅游,给了他1.8万元补助,建起了古村第一家牧家乐。两年时间,乌布力的牧家乐收入9万元。2017年,乌布力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我参加了乡里举办的厨师、餐饮礼仪培训,牧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我又创办了3家牧家乐,一年至少有15万元收入。”乌布力高兴地说。

今年5月,“且末昆仑古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库拉木勒克乡开办农家乐、牧家乐62家,125户农牧民从事旅游餐饮服务;累计接待游客13.1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60万元。”刘昌明说。

编辑:罗成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