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疆是个好地方】古道遗韵·感受刀郎木卡姆

2018-11-18 21:34:00来源:央广网

  

在新疆阿瓦提的“刀郎部落”,阿瓦提民间艺人表演“刀郎木卡姆”。(央广网记者蒋雪娇摄)

    央广网阿瓦提11月18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袁根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有一片被叶尔羌河滋养的绿洲,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称作“刀郎人”,他们唱跳的歌舞被称作“刀郎木卡姆”,形成了独特的“刀郎文化”。
  新疆刀郎部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阿瓦提刀郎部落酋长王小平说:“在18世纪以前,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闭塞、与外界没有交流,继续保留了过去的一些遗俗,逐步地形成了独特的有别于外面的一种文化。这就成为我们说的‘刀郎文化’。在闭塞的环境里面,为了应付恶劣的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演变出来的歌舞文化都和外面是有区别的。”
  在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书》中,对刀郎木卡姆的描绘用了“野性”这个词,描绘出了刀郎木卡姆狂野、奔放的艺术特点,刀郎人独有的乐器“卡龙琴”和“刀郎手鼓”构成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独特性。作家王蒙说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听到刀郎木卡姆时所受到的冲击和震撼,“那歌声就像呐喊一样,又像是一种挑战,放肆地发泄,自唱自调,如入无人之境”。

阿瓦提民间艺人表演“刀郎木卡姆”。(央广网记者蒋雪娇摄)


  王小平说:“刀郎木卡姆演唱在一些用词上是有区别的,它是有点像诗词类的用语。流传广泛的有九个曲目,只是在不同的场景,特别是麦西来甫里面差别比较大一点,刀郎木卡姆里面卡龙琴和手鼓是它主要的组成部分。”
  王小平说:“卡龙琴,主要是音译时加了一个琴字,我们最早的那个有21根琴弦。卡龙琴过去制作有点像马头的形状,行走的时候,马的头是在最前面,‘领头’的意思。刀郎木卡姆在乐器里面卡龙琴就是领头的意思。”
  刀郎木卡姆唱腔高亢,由苍老的男声呼唤开始,一行十多人跪在沙地上,所有的乐器都保持静默,一个沙哑的声音开始起调,苍凉悠长的声音向云端爬升。一个乐队,以谁能唱的时间久长来决定谁是主唱。
  在新疆阿瓦提的“刀郎部落”,有一个阿瓦提民间艺人表演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表演者100岁,年龄最小的29岁,2005年11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最大年龄的民间歌舞组合”称号。依托着这样的“老中青”结合,阿瓦提县对刀郎木卡姆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阿瓦提民间艺人表演“刀郎木卡姆”。(央广网记者蒋雪娇摄)


  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歌者,伊利亚斯·尕依提,今年66岁了,在他的心中,对“刀郎文化”有着一份浓浓的情怀。2018年5月伊利亚斯·尕依提被评为“刀郎麦西来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刀郎文化也好,刀郎木卡姆也好,我有义务把它传承好、发扬光大。而且我们通过经常到外地去演出,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所以我觉得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它弘扬出去。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我觉得现在政策非常好,对我们这些传统文化非常扶持和保护,让我们优秀的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我们的老百姓走正确的路、过更好的生活,把这些东西不要失传,不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编辑: 罗成

【新疆是个好地方】古道遗韵·感受刀郎木卡姆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有一片被叶尔羌河滋养的绿洲,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称作“刀郎人”,他们唱跳的歌舞被称作“刀郎木卡姆”,形成了独特的“刀郎文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