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疆分网 > 2014新疆分网 > 社会

央广网

辉煌60年:艾山江在北京的日子

2015-06-19 16:24:00 来源:新疆网

艾山江·买买提(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2013年4月25日,艾山江·买买提和同事在施工现场查看图纸。(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艾山江·买买提(右二)向开发商推介十渡镇的优势资源。(图由艾山江·买买提提供)

    2002年,来自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的艾山江·买买提,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来到他梦寐以求的首都北京。从此,他在北京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十余年间,他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学业有成的学子,成为北京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成为北京十渡人。他克服了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在与当地百姓交往工作中,开拓进取,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也享受生活,幸福快乐。他的人生轨迹说明,世界很大,生活很宽广,只要努力、自信、发展,就有改变,就能走向广阔。

    新疆网讯(记者陈丰报道)

    大学毕业面临就业报考村官幸运入围

    2006年,即将大学毕业的艾山江面临着就业,此时恰逢北京开始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当他了解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骨干人才时,立即决定报考。学校有400多名学生报了名,最后只招收40人,艾山江幸运入围,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也是当年北京市唯一的维吾尔族村官。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地村,艾山江开始了村官生涯。

    艾山江与村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诉求、困难,同时,他从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开始,学习农村基层工作政策。

    他既忙于为村民们修水表、修电表、填表格等琐碎小事,又积极参与到村里党建、村务、综治、计生等工作中。当了解到村民们的农产品滞销,而当时西地村网络建设还没有起步,艾山江便想方设法帮助村民通过网络平台推销农产品。同时,他还将村里的文件、村民户口档案输入电脑,协助村里推进信息化管理,直到现在,这套系统还在为西地村服务。

    艾山江了解到北京市对设施农业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而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提高村里土地使用价值,对农民增收有很好的作用。于是,他向村里提出种植葡萄发展设施农业的建议,并通过新疆的朋友,引进了新疆的种植技术。

    在西地村,无论早晨五点半还是晚上11点,只要有村民打电话寻求帮助,艾山江总是随叫随到。他说:“在你眼里是小事,在村民那里都是大事,一个数字错了,一件事没办好,村民就会不满意”。

    艾山江的努力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热爱。2007年,艾山江入了党,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村官。

    公开竞聘角色转换 跑遍镇里每个角落

    2009年9月,艾山江通过公开竞聘,来到房山区十渡镇工作,而自2012年担任十渡镇项目办副主任后,忙碌成为艾山江的新常态。“美好的一天从全速忙碌和奋斗开始。”艾山江常在微信里这样激励自己。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旅游专业镇,十渡镇的项目办围绕着十渡旅游开发做各项服务,其中的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从一个项目的推介、招商、建设直至最终完成,全程落到实处。有时,很多项目会同时推进,有的在规划中、有的在前期调研、有的正在施工、有的进入决算阶段、有的还在办手续准备施工,艾山江和同事们每天多方跟进、齐头并进地开展工作,用艾山江常说的话就是,他的工作状态不是在跑项目,就是在跑项目的路上。

    艾山江随身带着一个大本子,记录着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这么厚的大本子,我有好多个,几乎每半年就要换一个。我会把每天要干的事情,事情的进展都写在上面,计划完成了就画个钩,如果还需要继续关注或者计划取消了就打个叉。”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对镇里的旅游资源非常熟悉,艾山江跑遍了十渡镇的每个角落,很多地方多是山路,无人走过,艾山江和同事们有时会一天步行15到20公里前往查看。

    这几年,艾山江参与了十渡镇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他说,能够参与到每一个项目中管理的过程,非常有成就感。

    2012年7月,十渡镇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洪水肆虐,险情不断。为及时传递灾情,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学习过摄像的艾山江冒着危险,徒步来到灾区中心记录抢险救灾的情况。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汛情最急,他就会在哪里出现。他用镜头记录了最真实的抗洪场景,报道了最感人的抗洪画面。艾山江还参与到抗洪抢险中,一直坚持到洪水退却。

    灾后过后,十渡镇的重建工作立即展开,“灾后重建不是对原有的农家院和游乐场的简单复制,而是按照新的市场需求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并付诸实践,站在新市场环境下对十渡旅游的产业升级。”艾山江说。

    如今,随着一个又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和建成,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十渡镇悄悄发生着变化,一些投资商和文化旅游公司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十渡镇的旅游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受益国家民族政策 北京成了永久的家

    离开家乡到异地生活,艾山江有过困惑与焦虑。高鼻深目的他,在外貌、生活习俗上与当地人有着根本不同,融入并非那么容易。然而,艾山江是幸运的,他身处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有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团结和睦、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祖国大家庭,他的信仰、习俗得到尊重、认同与包容,这使他不断努力工作,实现着人生价值。

    1999年,艾山江在新疆麦盖提县二中上高中时,他的父亲去世了,贫困的家境使他陷入困境。当时,麦盖提县二中免去了他的全部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学业,他的人生从此出现转折。2002年,艾山江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大学四年的学费全部来自自治区西部助学资金。

    而西地村,也充分尊重艾山江的生活、风俗习惯,村里特意给他买了新灶具,这套灶具跟着他“流动”,他到哪儿工作、吃饭,这套灶具就跟着到哪儿。他在十渡镇工作的第一天就得知,在他上任前,镇里专门查阅了他的档案,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等,特意为他一个人请了厨师,安排了清真饮食。

    艾山江的妻子也是党和国家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她2007年从喀什考入北京内地高中班,毕业后也成为一名维吾尔族村官,由此和艾山江相识结缘,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对此,艾山江内心充满感恩之情,“感谢国家给了我发展的平台,感谢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包容和支持。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和平台、没有好的氛围,都将很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人生精彩。”

    2015年4月22日,这个幸福的家庭迎来一个重要时刻,这天,他们的女儿降生了。艾山江为女儿取名塞菲娅·艾山。怀抱着这个新生命,体会着生活带给他的惊喜,艾山江百感交集。

    艾山江明白,从此,北京不再是驿站和漂泊地,而是成为他们永久的家。岁月虽然镌刻了他对故乡新疆的眷恋,但在第二故乡,岁月也给予了他更丰富的生活和广阔的舞台,这里充满包容、多元、平等、生机勃勃,而他乐意融入其中,开始他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旅程。

 

编辑:罗成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