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文艺之声推出特别策划

 

《战疫情:央广文艺云课堂》

今日继续分享名家心中的经典之作

让文艺作品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传染病》是一部直面冷酷现实、认真犀利的作品。电影中没有人是绝对的英雄,有的只是普通人于平常生活中突然被某种未知疾病所击倒的种种无奈、恐慌与混乱。但庆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数不尽的好人,形成了绝望中的微光,只要给以时间,就一定能驱散瘟疫的阴霾。


第二十四期

《传染病》

——疫情下的众生相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涛

 

     《传染病》是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于2011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在几十天内席卷全球的故事。

      贝丝从香港出差回到美国的家后突发疾病死亡,丈夫托马斯协助米尔斯医生调查真相。可怕的是同样病症的患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出现,病毒在不停蔓延。阴谋论记者艾伦趁机散布对政府和医疗机构不利的舆论。里奥兰特斯医生被派往香港调查病因,却被扣留作为交换疫苗的人质。在几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研制出治疗病毒的疫苗,事件得以平静。
 

 

 

 


        包含疫情的一切过程成为现实的预警     

 

      电影《传染病》在近期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共鸣。电影中的元素——例如14天的潜伏期、防疫中最多强调的“戴口罩和多洗手”、超市抢购、作为起源的蝙蝠、排队买感冒药、封城和隔离、健康码、疫苗研发等情节,竟一幕幕发生在现实中。从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到普通民众的居家隔离,从网络流言的致命伤害到攻克病毒的漫漫长路,这部电影几乎将“疫情”所包含的内容一网打尽。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电影和现实的关系——有些电影的价值,或许不仅是现实的反映或再现,而是对现实的预言或警示。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电影《传染病》中涉及的疾病预防、疫苗研发、卫生习惯、谣言控制、危机管理、人际交往,甚至婚姻伦理等议题,每个人似乎都会结合自身的关注而“心有戚戚焉”。事实上,影片传达了大量的重要结论,例如“面对危机,道德优先于价值”“危机中,人们更容易达成一致和协作”“最大的危机是恐惧本身”等。



     警惕病毒传染之外的谣言的扩散和恐慌的蔓延

    


      电影的标题《Contagion》除了“传染”,还包括“蔓延”“扩散”的意思。因此,电影不仅探讨的是病毒的传染,更是恐慌的蔓延,以及谣言的扩散。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指出“谣言”形成具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事件的重要性,二是事件的模糊性。电影旗帜鲜明地告诫我们:谣言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而在不安、忧虑和恐慌的情况下更容易扩散。因此,信息公开是消灭谣言最好的方法。

     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谣言”会通过三种机制进行“再造式”传播。

     一种是“削平”(leveling),即传播者会按自己的理解,将接受到的信息中不合理的成分削去,重新安排某些细节,使之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

     第二种机制是磨尖(sharpening),指的是从大量的背景材料中选择数量有限的细节来加以凸现、夸大和传播。

     第三种机制是同化(assimilation),人们会依照自己或群体的习惯、兴趣、希望、担忧、预期、常识、传统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来进行信息的取舍和细节的再造。

     这次疫情中,或许专家口中复杂而全面的信息,传到我们的相互微信里只“削平”为没有条件、没有程度、没有环境的简单而粗暴的一句断言;或“磨尖”为某一细节加以大肆扩增和渲染;或“同化”为有利于自身年龄、地域、性别等身份的信息等。我们在批判剧中裘德·洛饰演角色为所谓“造谣者”的同时,也应当反思自己是否在传播或“八卦”某些消息时,对原初的信息进行了削平、磨尖或同化的再造。
 


       《传染病》:疫情期间的电影版防疫指南      


      有人将这部电影看作文艺片——索德伯格作为美国独立制片起家的导演,其作品都自带艺术片的光环,更何况电影极其复杂的多线叙事和形式化的镜头切换,都令观影随时感到创新和挑战;有人将它视为科幻片——电影中大量的情节,是对于未来社会的警示和预言;但更多人将它看成一部灾难片或者恐怖片——在众多电影网站中,它往往同《流感》《黑死病》《真相》《瘟疫降临》等作品一同被归为恐怖片或灾难片的范畴。

      不过,从恐怖片或灾难片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反套路的类型电影——这首先体现在“反英雄”的主题方面。和好莱坞传统意义上的灾难片和恐怖片不同,电影中没有披荆斩棘、上天入地,于千钧一发之际救人危难的孤胆英雄,也没有于黎明前最黑暗那一刻拨云见日的所谓奇迹。当凯特?温斯莱特日显刚毅的脸出现在透明裹尸袋里时,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部直面冷酷现实、认真犀利的作品。电影中没有人是绝对的英雄,有的只是普通人于平常生活中突然被某种未知疾病所击倒的种种无奈、恐慌与混乱。庆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数不尽的好人,形成了绝望中的微光,只要给以时间,就一定能驱散瘟疫的阴霾。
 
      与《面纱》《霍乱时期的爱情》《瘟疫》等作品的个体角度叙述不同,《传染病》将视角从个体上升到群体,用极其理性而冷静的方式,来观看这场疫情的方方面面。

     相信每位观众看过《传染病》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或许会更加懂得疫苗研发的艰难;或许会更加感激一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尤其,或许会更加赞叹国家和政府在抗击此次疫情时表现出的决心与高效。而影片《传染病》所具有的“理性”和“冷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对待疫情应该具有的态度。

 

 人物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涛

 

 

        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影视与新媒体艺术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和新媒体艺术。著有《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2020)、《城市与现代性:重绘早期欧美电影》(2019)、《电影导论》(2017)、《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2015),译有《时尚研究理论读本》(2020)、《读懂绘画:从乔托到沃霍尔》(2020)、《再见,西方文化》(2008)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