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文艺之声 > 2013文艺之声 > 1066文艺评论

伦理虚无主义与审美粗鄙化

2015-02-16 10:57:00  来源:  说两句  分享到: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20年,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游戏、网络文学、微电影等等元素纷纷进入电影,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人物开始参与电影制作,互联网公司开始通过对用户资源的调用来运作电影,更重要的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成为电影的主力受众,使这一年的中国电影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所谓“互联网”气质,不仅出现了类似《后会无期》、《小时代3》这类动辄票房数亿的“粉丝电影”,而且像《老男孩》、《分手大师》、《心花路放》等影片叙事的碎片化、台词的网络化、场景的戏谑性、审美的简陋性、价值观的大众“草根性”等等,一方面体现出这些电影与网民的亲近、贴近和迎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对这些电影某些伦理虚无主义、美学粗鄙化倾向的质疑。

我们应该意识到,通俗与庸俗不同,尊重与迎合有别,娱乐不等于应该无度,票房也不是电影的唯一标准。一方面观众自身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同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始终担当着一定的文明引领、素养提升的使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似乎正是当下中国电影现实的写照。中国电影仍然还处在蜕旧变新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新老交替正在进行,新市场新观众带来的电影美学观念的调整还在摸索,市场机制的成熟尚未完成,电影价值观的探索和表达还缺乏自觉意识,甚至高新技术带来的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冲击也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电影还未能充分找到与当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当下中国人的奋斗与梦想息息相关的叙述方式,都说明中国电影正处在成长的烦恼中,中国从一个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本期节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撰稿。


编辑:郭兴波作者: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