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四十年前看深圳 四十年后看雄安

2018-04-02 11:03:00来源:央广网
  4月1日,雄安新区满周岁;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两者都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间节点,值得纪念,应该记住。

  四十年前,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深圳经济特区应运而生,她承载着中国人民发展经济的希望;四十年后的今天,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她寄托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十年过去,从深圳到雄安,从特区到新区,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跨越,是发展模式的再升级。

  中央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探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是为了赶超世界经济强国。特区的这个“特”字,意味着鼓励突破陈规、鼓励创新体制,鼓励“杀出一条血路”把经济搞上去。那个时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理念是“快速发展”。当年,深圳有一个全国闻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速度,成为那个年代全国人民学习的标杆。四十年来,深圳不辱使命。

  如果说,深圳特区,重点在那个“特”字;那么雄安“新”区,重点就在这个“新”字。这个“新”字,意味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由重速度转为重质量,意味着全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那样,雄安新区“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的起步,是以中国社会经济四十年高速发展的经验和成就为出发平台,起点高,要求更高。比如说,深圳经济特区动工的第一个项目是蛇口工业区建设,雄安新区开工的第一个项目是占地11万亩植树1100万株的“千年秀林”;深圳经济特区早期的建设规划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把小渔村打造成闻名世界的靓丽都市,而雄安新区的规划花了一年多时间,由12个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反复打磨,目的是为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从起步阶段开始,雄安新区就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等先进发展理念,融入到新区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就是为了预防环境污染、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全球性“大城市病”。一年来,他们对区内古树、古建筑进行摸底登记,确定不可移动遗存592处,可移动遗存345件。未建设,先保护,只为 “留住乡愁”。

  四十年前看深圳,四十年后看雄安。雄安新区,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央广评论员:彭小毛)

编辑: 褚夫晴

四十年前看深圳 四十年后看雄安

如果说,深圳特区,重点在那个“特”字;那么雄安“新”区,重点就在这个“新”字。这个“新”字,意味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由重速度转为重质量,意味着全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