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三峰山下有禅茶

2017-11-22 09:46:00来源:天津日报

  《茶经》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是说,茶,这种好东西,是南方专属的。

  假如,将南茶北移呢?命运会不会像北移的橘,“生淮北为枳”?

  若它依旧叶如栀子,花似蔷薇,茎如丁香,根如胡桃?那么,它的香味呢,是否依如南茶醉人?

  这是一个暮秋上午,阳光透明,山风如水。一溜儿长桌摆开的茶席,安置在一棵果实累累的老黑枣树下。我们落座于蒲团,两只脚收起拄着,两掌护在膝上,横里摊开。每个人的心,都妥妥当当的。

  在三峰山下的东篱茶园,我们喝茶:桐花雪芽。

  茶女子文芳,往小小玻璃壶里放入一泡茶叶,滚水进入,轻转,倾倒;再进滚水,一会儿,执壶,壶嘴微倾,一线金黄闪着亮儿,在茶盏回旋激荡后渐渐平静。

  很快,我们嗅到了迷人茶香。

  这茶这香,便是这山这土、这风日、这雨露栽培滋润而来的。

  那被三峰山双臂抱紧的层层茶田,那被我们放在文字里仰视的太行,那被诗歌传唱的水晶般的空气,此刻,就在前、后、左、右,成为心情的一部分,连同我们,成为茶园的一部分。

  流水汤汤,入耳入心。那道淌在茶园一侧的细流,来自太行山高处一挂流瀑。它在山顶,常年雪练一般悬着,寒意幽幽。茶园主人素珍和爱人小曲,费了许多劳力,引泉下山。为灌溉,也为水声清响。果然不错。它汩汩汤汤,日夜低语,亦禅亦静,有俊灵之意。

  我们喝茶。这“桐花雪芽”,是茶主人于2012年从杭州移植来的龙井。茶汤入口极嫩,极清,极高远;好似明清山水,清亮辽远,不可极尽;转而悠悠回甘,有北地风土的深醇、厚朴;厚朴之间,舒展秀逸,多出来一层纤细绵密的香味。

  回旋往复、曲径通幽,真的是禅意芳菲了。

  素珍和爱人小曲,都信佛食素。种茶、礼佛、善心向人,这使他们显得性情沉静、温和。然而对做茶,他们也入世、也奋进。开茶馆10年间,令素珍头疼的是,不断有送上门的“问题茶”。她识破了,也伤透了。这个温雅的高级茶艺师不曾想到,平和恬静的茶文化,也在经受着污染。

  多少次思忖和博弈后,她要自己开茶园,种真正的绿色茶。

  她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论证,选定太行深处的赵庄乡桐花村。小村远离城镇,像椟中美玉,不为人知;然而这寂静,也正符合喜静不喜喧的茶性。这里植被繁茂,绿意喧哗。太行支脉三峰山从村南迤逦而过,臂膊圈起一方方小梯田,旁边是林海、松涛、飞瀑、流泉……

  时间是辽阔的,但浓缩到一种事业里,它又是匆遽、节制的。六个年头过去,30万株龙井茶苗,已葳蕤成一团青气。

  素珍的六年,弹指一挥。这个茶女子,已习惯了山里山外的奔波。对她来说,生活,不只是茶园、茶馆、茶艺;不,那只是一部分。为了保持茶园土壤的良好生态,她舍弃了化肥,化肥廉价、省事,但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她常和爱人为村里人家掏茅坑,清理羊圈、牛棚。即使恶心得呕吐不止,也要掏回粪肥。

  为保护桐花村的生态环境,她向县里提交提案、建议,跑东跑西;在临城,惊蛰喊茶,渐成一种新民俗;明前采茶,被人们列为踏青访春的诗意项目。

  素珍的茶园外,有棵老柿树,盘旋虬曲,造型奇伟。有天,树主人联系好了买家,悄悄来砍伐。素珍再三劝阻,不成,于是出了更高的价钱买下。

  素珍说,老树承载着那么长的岁月,它安安稳稳长着,就是一种人情美啊。

  是的,生活里,总是充满雅和俗的对决。雅到极点,只是一颗心;俗到极点,倒要生出一种佛偈来。

  我们喝茶。

  这一泡里有茶花舒展,香气袅娜;楚宫细腰舞翩跹,也不过如此轻灵罢了。

  不远处,佛堂里的佛乐一句接一句,弥漫在茶园,庄严清净;像语重心长的祝祷,像不紧不慢的长调,也像深邃清雅的颂礼。

  轻风,流水,禅乐,鸟鸣。时间凝固,凭空多出来半日。茶禅一味的味,就是这般让心入定、让时间驻足的味道吧?

  听说,先前我们赵州,有“茶禅一味”的典型公案──“吃茶去”,如今,三峰山下茶香氤氲,一定能生出更精妙的禅茶佳话吧。

编辑: 刘阳

三峰山下有禅茶

《茶经》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是说,茶,这种好东西,是南方专属的。不远处,佛堂里的佛乐一句接一句,弥漫在茶园,庄严清净;像语重心长的祝祷,像不紧不慢的长调,也像深邃清雅的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