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非遗“新军”透出浓浓“津味儿”

2017-07-18 09:40:00来源:天津日报

  日前,天津市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93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增项目76项,扩展项目17项。在这些项目中,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又有哪些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昨天,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文化专家李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批非遗“新军”作了深入解读。

  紧密融合百姓生活

  李治邦说,此次公布市级非遗项目表现出了天津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填补了本市非遗项目的某些空白。

  天津历史虽然不很久远,但其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涵盖了衣食住行,紧密地跟老百姓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李治邦说,“这次公布的项目里,有不少是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比如联升斋刺绣、津派花丝镶嵌、宫廷补绣、蒙芯雕刻、一体多层镂空艺术木雕、玻璃画染磨、木板烙画和福禄斋张家锦衣泥人、传统贴金技艺、工艺毛猴、蛐蛐陶罐制作技艺、手工羊毛栽绒地毯制作技艺、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空竹制作、冬菜制作技艺、京胡制作、绢包镶传统绘画和面塑、船模、工艺鸟笼、铸件、民族乐器制作等等。这一系列的手工艺制作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本市传统文化的资源,有助于更好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恢复和发展本市濒危或退化的优秀工艺起到了助力作用。”

  传统饮食成亮点

  天津的传统饮食一直深受百姓喜爱,“卫嘴子”不仅代表了天津人对于吃的喜爱,同时也在全国享有极高知名度,这次公布的项目里也重点体现了传统饮食的深厚底蕴。

  李治邦说,在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公布后,网友热议最多的就是传统饮食类项目。比如大家熟知的煎饼果子就有三项入选,二嫂子、津老味、德禄斋,这也是本市非遗项目里首次见到的。陈官屯与和平区的冬菜制作技艺也是双双榜上有名,说明天津冬菜制作技艺的历史悠长而不断,深受食客们的青睐,也成为天津食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龙须面和豆腐丝、黑豆蓉制作技艺等等,所表现出来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也结合了现代生活需求。

  濒危项目亟待保护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宝坻的剃头技艺也首次入列,引起市民关注。同时,传统医药一直是天津非遗的强项,这次有9个项目入选,包括正骨和推拿治疗,以及中医医药的制作,达仁堂和乐仁堂等都有项目在内。值得一提的是,牛黄清心丸等一批熟知的制作技艺品牌在榜,也体现出中华医药在天津的深远影响。

  天津一直是全国曲艺和戏曲的大码头,白派京韵大鼓、新挖掘出来的金派梅花大鼓、王派快板、天津快板以及白派评剧都在其列,标志天津曲艺和戏曲在拾遗补缺,完善曲种和各种不同流派方面的巩固发展。在传统美术中,剪纸、玉雕、葫芦制作技艺等也都有表现,手法不同,流派各异。传统体育一直在天津生生不息,这次形意拳、少林功夫拳、八卦掌、太极拳又添新丁,北辰区的穆式花毽和静海区的迷踪拳、河北区的乌鸡门武术也很有特色,引人注目。

  李治邦表示,在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中,有许多项目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特点,如古籍修复技艺、姜子牙的传说、燕子李三的传说、天津木偶戏、小站挠秧号子、北韵禅乐等等,这些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活的生命力,但是也要看到不少项目还存在传承发展后劲不足、生存濒危等问题,还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提高非遗项目的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努力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提高传承能力,增强其传承的后劲。

  本报记者 张帆

编辑: 褚夫晴
关键词: 非遗,新军,天津冬菜,味儿,制作技艺,卫嘴子,传统饮食,戏曲,玻璃画,王派

非遗“新军”透出浓浓“津味儿”

日前,天津市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93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增项目76项,扩展项目17项。天津历史虽然不很久远,但其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涵盖了衣食住行,紧密地跟老百姓的生活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