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独家|天津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的故事

2018-06-22 13:4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622日消息(记者褚夫晴)6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央广网记者探访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揭开毒瘾背后的故事。

  “从小我父母就吸毒,他们吸的是海洛因。上初中后,有一个不错的朋友说‘溜冰’可以减肥,我就慢慢接触上了冰毒。”15岁就染上毒品的李小雨说。

  在天津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李小雨已经强制隔离戒毒了两年。期间,她的母亲也曾在此强戒,母女二人在强戒所里一起度过了两个春节。如今妈妈提前走出戒毒所,小雨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新生活的信心,期待着下个月即将到来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同小雨一样,在此强戒的每名戒毒人员都有着自己的曲折故事。

  不解身世的她“溜冰”麻醉自我

  走出戒毒所,小雨拥抱的是家庭的呵护和未来的憧憬,然而这样的生活对戒毒人员刘丽来说,或许有些奢侈。

  38岁的刘丽在婚姻存续7年后离了婚,离婚没有给刘丽带来多少冲击,非父母亲生的身世却成为让她摇摇欲坠的导火线。“刚开始知道以为是个玩笑,因为这么多年养父母一直对我很好,没感到自己不是亲生的。”刘丽说。

  离婚后的刘丽结交了男朋友,但是男朋友和其兄弟均吸毒,这也为刘丽染上毒品带来直接影响。那段时间刘丽曾想找寻亲生父母,但又害怕养父母担心,为了解脱烦恼、麻醉自己,刘丽尝试了冰毒,“概念里就认为白粉、海洛因是毒品,冰毒不是毒品,所以就尝试了一些。”

  2015年首次社区戒毒、拘留了15天,到两年后偶遇做贩卖毒品生意的朋友,走上复吸之路,毒品像是给刘丽来了个“回马枪”。

  强制隔离戒毒一年来,刘丽与养父母断了联系。养父母优越的家庭条件也让刘丽担心出去后能否接受她曾吸毒的事实。“我出去后,就快四十了,如果我的养父母因为我吸毒不要我了,我觉得我就举目无相亲了……最起码找个人结婚吧,有个家庭……”

  无儿无女的刘丽哽咽了,面对若即若离的亲情,刘丽心里尚存一丝希望。“出去后,要摆脱毒品就必须离开这个圈子,不然遇到烦心事又会给自己找借口,慢慢地意志就会再次瓦解。人要知恩图报,我会争取养父母的原谅。”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毒赌”两全  

  小美说起话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嘴角旁的酒窝显得那般恬静安然。这位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让人想不到既吸毒又赌博。

  大学毕业后的小美没有像正常学生一样参加实习找工作,而是从东北老家来到天津,在一家KTV里做着陪酒的工作。因同事推荐冰毒能减肥还能解酒,好奇心和侥幸心理的驱使让小美染上了毒品。

  “吸毒后眼睛发直,注意力不集中。也想停吸,但停吸后就没有精气神,起不来睡不醒的。”小美说。

  吸毒让小美变得兴奋,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染上毒瘾的小美后来开始了网上赌博,月薪3万的她曾一小时挥霍6万元却浑然不知。

  “我还有一年零四个月能出去,出去以后做点小生意。”小美盘算着出去后的打算,“打心眼儿里不想吸了,没嘛好的,出去以后也不跟他们接触了。”

  染上毒品不可怕,关键是不要放弃对自我的救赎。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管教警察于莲凤告诉记者,通过康复训练和康复劳动,保持戒断信心和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恢复。

  “溜冰”可以减肥、解酒、摆脱烦恼、麻醉自我……毒品的诸多“功效”让人尝得一时之快,深陷其中后却又无法自拔,毒瘾衍变成心瘾,人生从此留下污点。采访中,戒毒人员向记者倾吐染上毒品的原因多是出于家庭环境、朋友关系、对毒品的错误认识、好奇心的影响和驱使。

  那么,该如何抵御毒品的诱惑?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队长夏春利表示,家庭、学校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授传递正能量。孩子自身也要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培养建立健康的朋友圈。此外,社会环境也十分重要,增强打击毒品贩卖的力度,制止毒品泛滥应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家庭比毒品更重要,想要尝试前先冷静地想一下自己的家和亲人。”小雨在采访最后道出了来自亲身经历的忠告。(文中李小雨、刘丽、小美均为化名)

编辑: 苏平

独家|天津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的故事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央广网记者探访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揭开毒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