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乡村走笔】农民书法家刘智莉 不忘初心墨香天下

2018-05-08 15: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5月8日消息(记者夏震宇)“看,教学楼门口孔子像下的金字,还有旁边的大书本石刻上的劝学篇,都是我的作品。”在校园里看着自己的这些作品,书法家刘智莉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的神情。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天津市静海实验中学的校长王建龙早早就收拾好了教室。作为书法之乡,静海人对书法艺术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2009年开始,每周三下午有两节课,刘老师就来我们这儿给孩子们上书法课,这成了我们教学的一个特色。”

   书法,让心有个栖息的地方

   刘智莉书法活动室就设立在教学楼里,打开大门,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鼻而来。今天是初三年级的体育中考日,书法课教室里并没有上课的学生,学生书写的作品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平铺在课桌上,窗外的阳光照在宣纸上显得格外清爽。

  “我是学校的书法辅导老师,日常给有兴趣的孩子们上上课。孩子们认真,那种淳朴求知的眼神,让我觉得一定要毫无保留地把汉字书写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刘智莉说。

   刘智莉的老家,在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乡杨成庄村。35年前,刘智莉从高中毕业去了乡办的工厂工作,她以为厂里会有很多业余活动,可是到了工厂却发现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体力活等着她。那时候的刘智莉身高1米5,体重不到40公斤。

  “那个时候的农村能干嘛去,真的是充满了迷茫。我就自己在家里没事的时候翻点书,思考将来的人生路该怎么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父亲用过的毛笔在废纸上练练字一来二去便觉得练字挺有意思练字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快乐的,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栖息的地方,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

  转变,从书法爱好者到职业书法家

  从学校出来,刘智莉带我去了她的老宅。老宅是后来修缮的,屋子矮矮小小的,旁边种着些许歪歪斜斜的树。她说,家门口有一条乡村小路,一下雨就会泥泞不堪。但是她心里有个愿望,一直不想让这条路修成水泥路。两口子虽然已经不住这儿了,但她还是会经常回来看看,她觉得每次回到老宅子来走这条路,就会有灵感、有记忆,更仿佛是对当年骑自行车去几十公里外学书法岁月的一种见证。

  “拜了当时乡里的先生为师,后来先生告诉我,说以你的悟性,我教不了你了,南开大学有个书法函授班,你到那去学。”那时南开大学离家远不说,学费还要140块钱,刘智莉当时的月收入也不过二三十块钱,根本坚持不下去。“我就给授课老师宁书伦先生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他就说行,你来吧,回信以后我就上他家去学习了。”

  边上着繁重的体力班,边刻苦学习书法,这样的日子对于刘智莉来说,辛苦却又充实。家里条件并不富裕的刘智莉,心善地想着春节写点春联卖,既补贴家用,又能接济乡亲。却不知这一卖,竟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

  我从1992年的春节开始卖对联,平时都是练字练着玩,没想到卖对联能赚钱当时村里有一个单亲母亲比咱还困难我爱看央视半边天节目,当时胆大她的困难节目组做了反应,希望能报道她,节目组倒给我做了一期专访。”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刘智莉的字,慢慢地刘智莉从一个书法爱好者变成了一个职业书法家。

 

  通过卖字、卖春联,刘智莉的生活变得好起来了,日子开始有了盼头。她说,专精书法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上了电视让她名声远扬,热心肠却成了自己身上的符号。只要是她觉得所做的事情是在为大家好,刘智莉从来不怕得罪什么人。

  “2006年我就成为县里的政协委员。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为什么不为周围困难的人送去温暖呢?那一年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曾经向央视反应过的单亲母亲申请了低保,得到了社会的帮助,我这心里也踏实了。”

 

  底气,中国农民的振兴路

  打开刘智莉家的柜子,里面堆满了奖状、证书,还有桌上完成没多久的新作品。她拿过一张作品底稿,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每一个都很精细。她说,作品中的每个字都要对照字帖,反复揣摩,然后写几遍,再去写作品。我说:“刘老师,您这作品有挺多人找您求的吧?”她笑笑说,有书法爱好者曾经在村门口垃圾桶里见过她的初稿,拿回去如获至宝;还有一个留学生想花大价钱,找她买字,她却无偿地赠送了一幅作品。

  “我就希望他把作品带出去,让外国人看看这是我们中国农民写的,让他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变化,我觉得这个比钱更有价值。”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刘智莉从没忘记这片土地。当天下午,她又要去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她邀请我也一道前去。   

  静海区第十三小学是邻近四个村孩子们上学的地方。第十三小学校长说,虽然学校条件逐渐好起来,但是村里经费毕竟紧张些,2015年的时候联系到刘老师,想请她给孩子们上几节课,没想到她二话不说一坚持就是好几年。“教课费用少了些,可她从来都不抱怨。”

  费用倒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农村的这些孩子们,从娃娃就能接触书法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如果有一天村子里的这些孩子长大了走到城市里去,他们会更自信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墨香……

  说这话的时候,能看到刘智莉眼里泛着明显的泪光。从一个农民,到一名书法艺术家,刘智莉见证了乡村的变化,更期待乡村振兴的未来方向。

  现在,刘智莉已经是天津市的政协委员,她一直想筹划一个书法作品展,让更多人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另外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十九大报告对农非常关注,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在农村我希望农民除了有钱之外,更应该有一些精神追求。在这方面我希望能起到带头人作用,试探性地摸索着这条路往前走。”

  还在上课,刘智莉手把手教着孩子,整个教室里只能听到孩子们翻纸和蘸墨的微小声音。我怕打扰她,小声说了句,“我能给您拍张照吗,刘老师?”声音太小,想是她没听见,嘴里还在和孩子念叨着“这个‘知’字要这么起笔……

  在那个瞬间,我按下快门。我觉得这个时刻的刘智莉是最美丽的。

编辑: 褚夫晴

【乡村走笔】农民书法家刘智莉 不忘初心墨香天下

“看,教学楼门口孔子像下的金字,还有旁边的大书本石刻上的劝学篇,都是我的作品。”在校园里看着自己的这些作品,书法家刘智莉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