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双万双服促发展

2018-03-06 11:48:00来源:天津日报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出席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只有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才能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正在深入开展的‘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以落实‘天津八条’为主线,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攻方向,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促进发展,是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有效提升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心声。

  以问题为导向

  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专技用工难、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企业社保负担重,这些问题都制约企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表示,“在‘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中,人力社保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去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杨光说,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将在全方位服务上下功夫。围绕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集群。围绕国企混改和去产能企业,采取内部退养、转岗就业等措施,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围绕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好援企稳岗工作。

  针对企业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杨光介绍,将深入实施 “人才八条”政策措施,加大顶尖人才扶持力度。对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来津发展,最高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资助和10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备产业化前景创新成果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加大人才团队培养力度,每年选拔50个创新团队,给予每个团队每年30万元经费资助。

  杨光表示,人力社保部门还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保障,将医保单位缴费费率由11%降为10%,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赢得主动。同时,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劳动执法模式,建立健全“权力责任清单”,做到事权公开、执法公平、结果透明,以规范执法为企业“保驾护航”。

  服务线就是生命线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线就是生命线。”全国人大代表、河东区委书记李建成说,河东区大企业、好企业相对较少,科技研发、创新创业能力不强,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紧迫,尤其需要滚石上山的顽强意志,必须更坚决地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将“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践行到底。

  服务企业,河东区向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活力,精减环节、优化流程,充分利用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政策一点通”平台,加快实现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企业更有宽松感。

  严格执行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明确专人一管到底;建立服务企业家工作台账,落实首问负责、首办负责;部门与企业双向联动,深入现场了解企业需求,解答咨询,出谋划策,面对面听取意见,破解难题……为了让企业更有归属感,河东区实招迭出。

  结合正在开展的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行动,河东区建立了破坏营商环境、侵害企业利益问责机制,开展服务企业专项督查,竭力让企业更有安全感。“对吃拿卡要、推脱敷衍和侵害企业利益的,严惩不贷。”李建成表示。

  完善机制求长效

  创新手段增实效

  “市市场监管委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完善长效服务机制,为企业家创业发展营造宽松便利、公平诚信、开放包容的市场竞争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玉颖说。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委先后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天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7.46万户,增幅连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石玉颖说,“我们将进一步跟进新增商业和服务业企业、重点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常态服务。”

  石玉颖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服务,实施政策包+政策服务清单模式,认真落实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开辟服务企业家绿色通道,企业筹建和受理前提前介入,为企业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认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关键是把企业需求转化为政策创新。各级有关部门应当瞄准痛点,对困扰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逐步寻求解决之道。“举一反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同类问题在全市铺开解决,最终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长效机制,使这些问题不再成为影响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的障碍。”(李川 于春沣 刘平 李国惠)

编辑: 苏平

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双万双服促发展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成为出席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委先后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天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7.46万户,增幅连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