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下的互融互通论坛在深圳举行

2018-10-13 07:55:00来源:

   

  央广网深圳10月12日消息   10月12日,由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紫荆》杂志社及大湾区交通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雅仕维传媒集团、深圳机场集团、珠海学院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下的互融互通论坛”在深圳洲际酒店顺利举行。论坛“如何构建三地协同机制,真正实现互融互通”为主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基建进行交流,吸引各界人士约 300名参加,为粤港澳三地多层次多方面的互融互通建言献策。

  现场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并由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一带一路”总商会会长郑翔玲,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雅仕维传媒集团董事会主席、大湾区交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德兴分别致开幕辞,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施荣怀致谢辞。

   

  郑翔玲:交通融合,带动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民心融合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物流、人流和资源空间移动和有效配置的前提,是实现大湾区城市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基础。今年大湾区内的交通网络发展迎来大进展。广深港高铁将贯穿大湾区,港珠澳大桥也将通车,深中信道桥梁工程以及明珠湾大桥已经动工,虎门二桥即将开通。乘着改革开放40年的大好势头,大湾区发展占尽天时地利。随着多项基础设施逐步落成,大湾区的交通将更便利,必将带动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民心融合。

  戴北方:“伴随今年9月底开通的广深港高铁的开通,港珠澳大桥、深中信道等基建工程的运行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有望建立‘一小时生活圈’。”重大交通工程将为港澳和内地人员、货物往来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加速粤港澳协同发展,也为深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发展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好作用,通过与香港、澳门深度合作,与湾区其他城市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工,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林德兴: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一个实质性的参与者,雅仕维传媒集团已经在积极把握和充分享受大湾区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新近通车的广深港高铁,我们取得了香港段的广告专营权。同时,我们还争取到了港珠澳大桥媒体资源独家特许经营权,将覆盖港珠澳大桥珠海人工岛所有媒体。”

  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互融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性要素。随着大湾区城市群的“血脉”更加通畅,相信企业的发展也将会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后,在主旨演讲及圆桌讨论环节,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戴东昌、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主任邓家禧、中国民航总局综合司副司长高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温惠英分别作主旨演讲。

  戴东昌:携手共筑一体化交通体系共撑大湾区协同发展

  戴东昌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5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高品质出行体系、建设高质量货运物流体系、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港口群和机场群,以及提升交通科技创新能力等。

  谭铁牛:改革开放,无疑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谭铁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也具备将科技产业做大做强的优势。”“香港有一流的科研水平,深圳是创新的热土,珠三角是制造生产的重地,还有中国广大的市场腹地。”

  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的互融互通,有助于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反过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也将为大湾区交通基础互融互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邓家禧: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领域互融互通的重要作用

  为推动落实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近日,香港有三项跨境大型基建相继完成。其中,广深港高铁香港段9月通车后,连接香港与深圳、广州,以至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快将启用的港珠澳大桥将会大幅减省连接香港与珠江口西岸城市的客运和货运的时间和成本。莲塘/香园围口岸连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及相关高速公路网,为香港与深圳东、惠州、粤东地区以及邻近省份之间的人流、货流提供新的、更便捷的跨境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对外连接国际市场,对内辐射和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连接世界市场是重点之一。 在这方面,香港可以发挥多种优势、作出贡献。

  香港拥有广阔的国际交通网络和世界级的基建设施,是国际及区域交通运输及物流枢纽。香港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补发展,共同“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把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

  高俊: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航力量

  大湾区民航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是我国三大世界级机场群之一。2017年五大机场的总体旅客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近800万吨,运输规模高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未来大湾区航空运输发展需求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高俊认为,构建一个良性互动、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互融互通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大湾区机场实行差异化与互补融合发展,“世界上成熟的机场群一般是由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中型区域枢纽、小型运输机场和公务机机场等组成的布局完善、分工合理、定位清晰的机场体系”。非枢纽机场要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项目,如珠海金湾机场可发挥在航空会展、通航制造、飞机维修等航空辅助产业方面的优势,打造大湾区航空辅助产业基地。

  马时亨:高铁及铁路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融互通,能让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广深港高铁开通后,往返内地与香港的出行时间大幅缩短。未来港铁将研究月票,方便港人到内地居住和工作。“大湾区的发展很有潜力,将香港服务引进大湾区,然后再用高铁把香港人运送到内地居住。”

  温惠英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论坛期间还邀请不同地区交通部门的嘉宾开展圆桌讨论,分别从政策、制度层面为切入点探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及从交通运营与实践层面切入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下国内交通运营现状、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包括:国家民航总局代表、年吞吐量500万级以上机场负责人、各地区轨道交通负责人、各地区铁路局负责人、各地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各地区公路局负责人、各地区市交委负责人、各级政府相关主管单位负责人及各商界不同人士。(通讯员冬梅)

编辑: 郑柱子

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下的互融互通论坛在深圳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