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深圳好医生”用行动诠释医患关系和谐

2017-07-10 15:37:00来源: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在百忙中抽时间探望逝者家属,这一消息被传出后,有患者将此爱心义举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一时间被刷屏,各种点赞和好评如潮水般在朋友圈中广泛流传开来。
  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生、老、病、死”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轮番地上演,没有任何的特别,甚至还会让人麻木。然而,在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张剑勇主任的身上,却是另外一种演绎。
  日前,有病人因患感冒后引起并发症,经抢救无效后离世。张剑勇主任闻此噩耗深感痛惜之余,下班后顾不上吃饭,迅速乘坐地铁辗转公交赶往逝者家中,向家属表达哀思并送上慰问金。随后,张剑勇主任又准时地站在科室“三名工程”活动的讲坛上......
  小感冒引并发症——夺命
  18年前,深圳的市民唐女士被确诊为红斑狼疮,她是张剑勇第一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坚持中西医结合规范管理和诊治,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近日,唐女士因外感风寒加之劳累出现了发热症状,其简单服用感冒药后稍觉好转,大意的她并未予足够重视。6月13日晚,唐女士的病情突然加重。6月14日大清早,其家人将唐女士病情告知张主任。经询问家属情况,经验丰富的的张剑勇感觉唐女士的病情较为严重,立即指导患者家属呼叫120入院救治。
  遗憾的是,唐女士被120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不久,在送院途中其病情急剧恶化,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闻此噩耗,张剑勇主任第一时间调整工作计划,带领该院痛风爱心俱乐部的骨干们赶赴唐女士家里,慰问其家属并带头送上慰问金。
  十八载医患情缘难割舍
  逝者唐女士,享年44岁。2000年被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张剑勇主任第一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规范管理和诊治,病情控制尚可,经历了常人一样的恋爱、结婚、生子,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医患双方十八载的交往,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情同手足。唐女士原是“痛风爱心俱乐部”骨干成员,作为红斑狼疮组组长,她常常以自己的诊病经历,协助医生向病友传递治病服药的方法,鼓励病友克服一切困难,加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信念,给其他患者加油打气,叮嘱他们遵医嘱按时服药,在病友中传递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她的突然离世,无疑是“痛风爱心俱乐部”一大损失。大家都为失去这么一位好病友而感到异常的伤感。在张剑勇主任的倡议下,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成员,相继自发前往逝者家中对其家人表示慰问。他们的爱心让其家人在失去亲人痛楚之时,更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在报刊上偶尔能看到,某某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医生离世,有数十名乃至上百名患者自发组织前往参加哀悼活动,这样的新闻不足为奇。而因为患者的离世,主诊医生前往慰问家属这样的事情,却是十分的难觅。张剑勇主任的这一举动,获得“痛风爱心俱乐部”执委会和会员们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得到科室医护人员及学生们的点赞,是行医做人的绝佳榜样;他的爱心举动感染了众多患者,他对患者的关怀赢得了人心,他传递的是构建医患和谐的正能量! 
  家属撰文谢大医 悼文赋诗惜逝者 
  张剑勇主任探望逝者家属的消息传出后,获得众多病友和网友的称赞,家属徐先生也为此撰文,感谢张剑勇主任多年来的精心治疗。
  全文如下:非常感谢你们对汇春(逝者)的关心与帮助,没有张剑勇主任及其中医院团队十多年来的医治与照顾,汇春也走不到现在,因我的麻痹大意加上诸多不巧的因素,纵有太多的后悔与不舍,也改变不了如今令人悲痛的结局,无论家庭、生活与工作,我对汇春是如此的依赖,她的离去让我没了依靠,少了支柱。
  感谢张主任及痛风爱心俱乐部成员的慰问,医者仁心仁术,是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科张主任团队精心的治疗,给了汇春十多年的健康时光,作为家属,我真的特别感谢张剑勇主任与谢静静医生,你们是那么和蔼可亲,与汇春情同兄弟姊妹,十多年的看病历程,你们对汇春是如此的关照,既使是在汇春走的前一天,她还在整理前些年的看病资料,说是谢医生想帮助我们,拿给北京来的专家看看。你们对汇春的关心,远超了医患关系的范畴,感谢你们——我的医生亲人们。
  也感谢“痛风爱心俱乐部”的病友们,是你们的分享、支持与鼓励,给了汇春积极快乐的心态。谢谢你们!愿大家健康快乐,一切安好!
  病友庄先生在“痛风爱心俱乐部”微信群留言,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庄先生写道:“汇春离世,愿逝者安息,大家自是同悲。但最悲伤的是张博士,对于多年来自己精心医治的患者,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她健康快乐的生活着。现在眼看着她的突然离去,而自己却帮不了什么,从此阴阳相隔,所谓“生死两茫茫”,其伤心无奈之情,我们也深有同感,写这首诗时,想像着张博士悲天悯人情怀,我也不禁热泪盈眶。”
  “爱心痛风俱乐部”让医患关系和谐 
  2005年,由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牵头,成立了深圳市首家“痛风爱心俱乐部”。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会员2300人。该“俱乐部”每月组织院内外专家教授,无偿举办风湿病科普讲座、义诊活动累积百余场,受众2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俱乐部”还建立了会员微信群,由医生、护士、研究生轮班为会员答疑解惑,医生每周坐诊排班表也准时发到群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就医。此外,在微信群里还经常有相关提醒,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掌握科学的治疗康复知识。
  据患者李先生介绍,其患痛风病已10余年,因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出差,应酬喝酒是常事,病情也经常复发。其每次向张主任咨询病情,都会得到张主任耐心细致的回复,并指导其如何合理用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了!”同是“痛风爱心俱乐部”成员的谢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俱乐部自从建立了微信群后,我们患者遇到疾病问题,可随时在群里发问,值班的医护人员也会及时回复,再也不需要啥事都得往医院跑,为病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方便了病人的同时,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压力,就像开在家门口的医院没啥两样。”  
  这是由张主任带领风湿科整个医疗团体,日以继夜为我们患者提供的另一种服务,这是我们患者的福音,也算是“福利”啊!谢女士说。
  “视病人为亲人”张剑勇用行动作答 
  “视病人为亲人”这句话说起来轻松,但真正能做到的就不容易。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日前,记者在患者的指引下,前往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门诊一探究竟。记者到达张主任诊室时,已是中午11时12分。记者观察发现,此时正在轮候就诊的病人就有20人,按常规推算,余下的时间最多只能看6-8名病人,就该下班吃午饭了。没想到张主任就是坚持把候医病人全部看完,才端起水杯喝上一口水。
  此时,诊室墙上挂钟的指针定格在13时20分。正当张剑勇主任准备离开诊室之际,急匆匆又跑进来一名满头大汗的患者,他带着哽咽的语气请求张主任给他加号,得到张主任的同意后,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据患者刘先生自述,其居住在东莞市大朗镇,前天晚上痛风病发作,得知张主任当天坐诊,于是让小舅子驾车送医,末料车子被堵在途中动弹不得。到达医院时早已超过时间了,幸好张主任还没离开诊室。
  诊治完毕这名病人,时间正好是13时42分。记者此时向张剑勇主任表明来意,希望能对他进行采访。张主任看了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下午还有几个病人需要会诊,医院食堂午餐供应已经结束了,我们去附近简单吃个午餐一起聊聊吧。
  在简单的午餐过程中,记者抓紧时间对张剑勇主任进行了采访。(以下为记者采访张剑勇主任的内容) 
  记者:张主任您好,请问您下班的时间早过了,为什么您坚持一定要把候医的病人全部看完才下班呢?
  张剑勇:我每天都与病人打交道,我深知他们被病痛折磨的苦楚,多耽误一天病情,患者会受到更大的痛苦,治疗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虽然我牺牲了一点时间,但能让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病人也能早日减轻病痛的折磨,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其实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习惯了。 
  记者:请问您和您带领的风湿病科的医护人员,是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的?
  张剑勇:随着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基础,要有“患者至上”的服务观念,用过硬的技术解决患者的病痛,用尊重的态度让患者觉得相互之间地位同等,用人性化的关心为患者营造良好心境。
  这十多年,我带领科室创建痛风爱心俱乐部,也是本着这样的宗旨,在医患活动中,沟通就是交流的桥梁,多与患者交谈,包括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防等,让患者充分享受到知情权。当然良好的医德是处理医患关系的根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我常跟科室医生说的一句话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记者:请问您作为科主任,也是家庭的守护者,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张剑勇:风湿病科是我一手创建的,培养一个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个过程中的艰难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理解。我常常跟同事们讲,医院就是我第二个“家”,我把病人也同样当成是我的“家人”,我所有的时间、精力也都一心放在工作上了。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愧对于我的妻女,也愧对我的父母,同时也特别感激我的家人这么多年给予我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今年5月,我在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启动仪式上致词时,我第一次提到了我的家人,满含泪水深情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愧疚与感恩! 
  记者:请问您从医近三十年,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张剑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想这两句话概括了作为一名医生最基本该具备的素质。我常常这么教导我带的研究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尤其是中医,治病更要治人,因为中医就是治疗有病的人;其次要做学问,精湛的技术,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医学功底,是对医者永恒的要求,对工作要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敬畏生命”的感觉,这也是对生命尊重而产生的高度责任感。最后还是回到沟通,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医者医心,多与患者沟通,正本溯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上的事例,只是张剑勇主任与患者之间构建医患和谐的一小段,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由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学科带头人带领的医疗团队,把服务病人作为该科室的宗旨,“视病人为亲人”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中。
  张剑勇在与病患长期接触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搭建了与患者沟通的互动平台,病人信任医生,而医生真正把病人当作亲人看待,他以崇高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真诚,让医患双方融为一体,最终更成为了朋友和知己。
  当您看到以上的介绍,您对本文开头叙述张剑勇主任惊闻与自己相处18年之久的患者离世,为此而感到伤感且亲赴安抚家属,并送去慰问金的义举,就不会觉得惊奇了。 
  据悉,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首创的“痛风爱心俱乐部”自创建以来,在密切医患关系之间搭建了桥梁的作用,在医患关系和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更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和谐美好的正能量信息,打造了医患和谐、融合、互助友爱的平台,缔造了深圳市乃至全国医患和谐的一张名片。
  鉴于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痛风爱心俱乐部”在建立医患关系和谐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取得的成绩,2008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科“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光荣称号和牌匾。
  该科2011年又获深圳市“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3年获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称号;2016年获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成功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风湿病团队,为科室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11月,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博士,更是以高票数获深圳市首届“深圳好医生”荣誉称号。
  医术医德赢口碑 获“葫芦博士”雅号  
  张剑勇主任的母亲出身于中医世家,他的外公和舅舅是当地著名的中医,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善举一直深深影响着他从小立志:要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1998年,张剑勇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他先后师从我国著名温病学家、陕西中医学院郭谦亨教授、张学文教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仕昌教授、彭胜权教授,对岭南温病学的研究有较深造诣。其后数年跟师广东省名中医李志铭教授,又师承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潜心研究“瘀痹学说”。
  走进张剑勇的办公室,在其办公桌上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个由患者及家属联名赠送,刻有象征祝福的“悬壶济世”大葫芦,患者都亲切地称他为“葫芦博士”。如此被患者及家属肯定,源于其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
  2015年10月10日,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成功举办了以“医患一家同心路,洒爱十载俱乐部”为主题的俱乐部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执委会成员代表2300多名会员在庆典仪式上,赠送给“痛风爱心俱乐部”创始人张剑勇博士,刻着“悬壶济世”以及有会员的签名的大葫芦,从此“葫芦博士”的雅号广为流传,成为仁心医术、医患和睦的传奇佳话。
  引入“三名工程” 医疗水平再提升
  2017年5 月 26 日,深圳市中医院通过“三名工程”正式启动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风湿病团队。双方团队将互学互建,提升深圳市风湿病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加强中医药对风湿病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创建国内领先地位的中医风湿病治疗中心及研究中心。
  据介绍,姜泉教授的风湿病团队所属医院,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研究中医风湿病为主要方向的科室,并创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带动了全国中医风湿病事业迅速发展。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姜泉教授是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该团队创新并规范了燥痹、大偻、产后痹等中医病名,率先开展了清热活血法控制类风关疾病活动及“护骨 ”机制等多项研究。
  据了解,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是深圳市首个痛风专科、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科室制订了多种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将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平衡阴阳、标本兼治与西医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相结合,在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此次双方团队的进一步合作,将快速有效带动学科医教研水平,以点带面,辐射全深圳市,带动深圳市中医风湿病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将带动深圳市风湿病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提高,造福深圳患者。
  张剑勇,男,汉族,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团队负责人,深圳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和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嫡传弟子,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发起成立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和深圳市第一个痛风病专科,发起成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并当选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发起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并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创始人。
  张剑勇从事风湿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岭南医学理论和瘀痹学说诊治风湿病,尤其对痛风、类风湿、强脊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骨关节炎和产后风湿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他率先提出痛风“六高症”概念,把防治“三高”的实践提升到“六高”的新高度,研发出标本兼顾,虚实并举的“六高康” 颗粒,适合脾虚肾弱,浊毒瘀滞的六高症患者长期服用。充分体现了中医“上工治未病、预防胜治疗”的大医理念。科室还研制了护肾痛风泰颗粒、顽痹泰颗粒、痛风泰颗粒、通痹泰颗粒、热痹泰颗粒、湿热痹泰颗粒等协定处方,广泛应用于珠三角地区,有良好的效果。
  由他本人编写《痛风快乐生活一点通》等著作21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研究各级课题18项,并参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制定工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先后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和“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称号,被广东省中医药局授予“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张剑勇主任的座右铭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剑胆琴心,种德收福!”他荣获首届“深圳好医生”称号,他说,这份荣誉来自患者的信任和支持,也鼓舞着自己在弘扬中医国粹的道路上再接再厉,积极创新。
  “遵义会议放光芒,危急关头挽救党;三名工程新契机,直挂云帆再启航!”这是今年6月初,在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风湿病团队启动仪式圆满落幕后,他去遵义开会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时写下的感言,以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2005年7月28日,由张剑勇博士发起倡导,在深圳市中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先成立了“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每月定期举行相关讲座,向会员派发风湿科编著的科普读物,同时建立“痛风爱心俱乐部”微信群,免费向患者提供咨询,积极向患者及市民普及、推广及宣传常见风湿病,特别是痛风的诊疗及日常调理的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于2008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牌匾,目前拥有正式金卡会员2300人。
  为了加强管理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共同预防疾病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交流治病心得,增强治病信心,共筑健康之路。将风湿科专家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周由专人在微信群值班,轮流解答病友问题并维护群的日常管理。
  “痛风爱心俱乐部”设立了执行委员会,负责管理俱乐部各项事务,同时制定了群规,并将较为活跃的患者选为管理员,对群内其他的患者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让专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解答疑问,也避免了医患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矛盾。俱乐部成熟度的一个直观表现之一,就是医患一家、其乐融融。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是什么 ?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将深圳打造成为国际医疗中心城市、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的目标,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卫生质量。到2020年,深圳市将拥有100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名医;拥有20个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60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建成3-5家由若干个名诊所聚集的诊疗中心;打造10家以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撰稿:通讯员黄学民)
编辑: 郑柱子
关键词:

“深圳好医生”用行动诠释医患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