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书法家方斌先生《藏六斋墨迹》出版

2017-02-17 16:39:00来源:
  央广网深圳2月17日消息 著名书法家方斌先生《藏六斋墨迹》日前由湖南美术出版社隆重出版推出。
  方斌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科院佛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深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化学会名誉会长等。近十余年来,出过十六本文学及书法专著,在中国美术舘及全国各地举办过八次书法个展,四次书法研讨会。研习书法60载,他的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美国纽约博物馆馆藏或刻碑,并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等20余部书法典籍。
  方斌先生早年热衷于文学创作,曾任报社编辑,出版了杂文集《南窗偶记》,其文风独特,满纸正气,轻松幽默而又寓教于乐。中年精研《易经》,常以“大道至简”的思想指导个人的文学创作,他的文章简约直快,不作累赘繁琐之语。最能代表先生文学修养的当属古体诗词和楹联,他的诗词和楹联格律严谨,在内容上,重视意境的营造,运意象于虚圆之中,追求“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其诗雍雍和雅,看似华藻奔放,实则雅洁严谨,如《游无锡太湖》:“淼淼烟波一鉴空,渔舟数叶半朦胧。分明已见西施去,犹恋江南暮色浓”,深受著名诗人林从龙的赞赏,并收入《当代绝句三百首》。先生退休后,其诗联风格有所转变,多是由景入理,深涉释道,意广象圆,形神无间,如《游九华山》有“我问名山山问我,无心无得见如来”句,又如楹联“修到无心方是道,不随风气始归真”和“观心明心无心以佛为心,学古鉴古用古以古为师”等。除此之外,先生的古文得先贤遗风,如拟汉赋所作的《敦煌赋》和《乌木魂》大量运用运用赋比兴,想象奇特,铺陈华藻,直抒胸臆,庶近于古风。
  他在《敦煌赋》写到:
  夫天地造物兮,应时而生。昔汉武兮设郡,遂开绝塞。衢通大野,百骑千乘;商旅云集,丝路芊盛,万国咸称。
  盖圣域兮,东峙兀兀之三危,南枕绵绵之祁连;北靠嶙嶙之要塞,西接浩浩之玛干;极目兮江山壮伟,邈逖兮戈壁夐烟;据两关之崄巇兮,镇边城以雄宣;羡一泉之苍波兮,濯镜月以清涟;风伯忽其蔽日兮,驱鳞甲以黯天;于是黄沙淹穹、羲和停鞭、崦嵫湮迹、关山失色、商羊不舞、毕星潜玄、顾菟藏形、雌蜺隐斑。嗟夫!悲时序之幻化,感阴阳之易迁;烟霏云敛兮,飞廉忽其熏然;星辉月朗兮,明河忽其灿然;行人往来兮,宁不消魂断骨;骚贤到此兮,其犹捋须吟赋。
  览洞府之石窟兮,承佛光之煦煦;睹彩壁之遗陈兮,讶丹青之栩栩;赏中华之瑰宝兮,惊大匠之鬼斧;描凡夫之虔修兮,状释氏其化渡;施仁慈于娑婆众生兮,泽黎庶以法雨甘露;导归极乐兮,入弥陀之净土。佛国天堂兮,如临如睹。悲夫哉!奸宄窥觊、萧墙窃谋、香草先零、娥眉遭妒、美人遁欧。岂皇天之不留?愤哉列强,是藐我域中无人;掠珍奇饰姱兮吾欺,常恨纪纲之不修。
  及乎天高日晶,古国春晓,虎视龙兴。修残窟于疆域,筑列馆于边庭,起琼楼于丘茔。呜呼!一城光风,使八极车棹士子鹜趋;万窟图像,扬千年华厦文明声蜚。惜往昔兮,知来者之可追;怀良辰美景兮,思接千载;凌汉风唐雨兮,老而弥坚;明珠焕彩兮,凤凰将飞。大兮盛兮,赫赫声威;壮我声威兮,敦煌巍巍!
  方斌先生十分赞同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持“论人才学,先文后墨”的观点。他十分重视一位艺术家的古典文学修为,并延续到他的书法创作。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深情高古,自成一家之言。先生擅长章草、魏碑、行书和草书等多种书体,他重视临帖,认为学书者必须穷年临摹古帖,追溯到周秦汉晋,才是正道。先生走的是一条碑帖相融的学书道路,追求碑力帖韵,在他看来,帖学秀美而骨力不足,碑学厚拙而难免有刻板之嫌,两者兼之,才是正道。先生精研笔法,重视书法线条的质感和弹性,他的书法极具金石气,浑朴古茂,厚实含蓄而不乏空灵之感,他的书法根植传统而又独具鲜明之个性,在他看来,历代大家巨匠,无一不以个人独特的风格屹立于艺术之林,观其书法,情质咸妙,臻于化境,字如其人,这正是人格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他孜孜不倦地临摹古代碑帖,追求线质之厚拙,气韵之生动,不求形似而求神合,于规矱之外自出机杼,真可谓善学,他临摹的碑帖也不局限于一碑一体,其书于厚拙之中存古静之气。
  先生虽然没有设帐授徒,但拜师学字者不在少数,他选择弟子的标准是“道德为先,文艺次之,笔墨最末”,先生认为“非文不足以养艺,非德不足以留馨。是以先贤艺德具兼,诚非偶然耳。”先生教弟子学书,因材施教,教其“一门深入”,多以《好大王》和《灵庙碑》作为入门基础教程,并亲自示范字的用笔和结构,他多次教导学生:“练字无坦途,只在有恒临帖”,他要求学生学一种书体就要将这种书体的基本特点掌握好,反复对照完善,求笔正形似是基础,求神活气足才是目的。他经常教导学生,学习书法如果不走正路,不重功夫,投机取巧,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他重古质而轻浮妍,最看不起那些“浮光掠影,以乖巧陋习,媚滑时麾小技为能”的流行样式。
编辑: 郑柱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