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总书记的三农足迹|陕西梁家河 让总书记受益终生的小村庄

2017-10-09 18:47:00来源:央广网

  梁家河村新貌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杨滢 习记者喻楚月)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来到田间地头,手里托着麦穗问农民的收成;进入农户家里,打开锅盖看农户的伙食;坐上农户的炕头和农户拉家常,浓浓的三农情怀总是蕴含在总书记亲切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之中。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中国乡村之声多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三农足迹,探访五年中发生在农村基层的崭新变化。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总书记的三农足迹》。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40年前插队生活过的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在这里,他曾扎根7年,7年里,他吃苦在前,带领村民打坝治沟,改善环境,21岁就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在这里他体会了中国农村的厚重与广阔,也了解了中国农民的艰辛和付出,更是在这里形成了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访梁家河,看着眼前熟悉的山山水水,总书记拉着乡亲们的手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陕北高原山坳里的梁家河,这里是习近平三农足迹的第一站,也是他心系三农的起点和初心。

  进入9月,南方盛夏的光景仍未褪去,而在陕北高原,却可以看到不少秋天的景象,最能让人感知冷暖的风,吹在脸上,已是“巴凉巴凉”。

  梁家河村党支部

  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深藏于陕北高原的群山沟壑之中。从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习近平就是在这里扎根7年。心系三农的起点也从这里开始。

  在梁家河村子最西头,记者见到今年70岁的村民张卫庞,他家客厅里摆放的一张张旧照片记录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青春岁月。看着眼前的照片,张卫庞说,40多年前的景象好像就在昨天:

  张卫庞:习近平经常来我们家,找我老丈人聊天。后来时间长了,慢慢接触多了,我们就熟悉了,交流也就多了,我没事就跑到他的窑洞串门,找他拉话。我最爱听他讲故事,我是个大老粗,啥都不懂,也没看过啥书,就喜欢听他讲,一听就是大半晌。

  张卫庞回忆说,当时习近平就在他家吃饭,那时条件很差,几乎家家吃的都是玉米团子、糠团子,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且习近平爱学习,能吃苦,21岁就全票当上了梁家河的村支书。

  张卫庞:15岁就到我们梁家河来了,22岁的走的,21岁在梁家河当大队书记,一般人都想象不到一个娃娃能当,但习近平在我们这全票当选。习近平不爱说话,就是学习,书经常在手里拿着。后来在我们家吃饭,做一个知青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我们吃什么他吃什么,早上吃玉米团子,中午吃一顿盒饭,里面是小米,喝豆浆的时候吃,一般的话一天就吃这两顿饭,没有粮食。

  梁家河村村委会广场

  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7个年头里,带领大家打坝造地、发展产业、建设沼气池,使梁家河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梁家河村民、原大队支部书记石春阳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当时的村大队书记,总是能做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脏活、苦活、累活他要带头,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乡亲们尊重他,也信得过他。

  石春阳:当时条件不好,后来他当了书记以后,就想办法,当时我们是靠天吃饭,后来他就带领群众打大口井,在大口井旁边的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这个大口井抽水,把旱地变成水地。这对梁家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观。

  石春阳回忆说,当上大队书记的习近平,每天琢磨的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能改变梁家河,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石春阳说,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农村办沼气,就自费到绵阳学习,回来以后在梁家河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石春阳:当时我们这个村上是路不通,电不通,所以当时,沼气能让大家用上电灯、做饭还能上肥。习近平就自费到四川学习,回来以后把沼气办成功,这是对我们梁家河的历史上的一个大的改观。很早以前是没有的,后来把沼气办完以后,再后来才用上电。

  梁家河是习近平与老百姓结下深厚情谊的地方。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深情地说,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梁家河学到了很多东西,梁家河是个大有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的乡亲们明白,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大学问就是勤劳务实,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知青旧居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在梁家河的岁月时曾说过,在中国当时最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生活的艰难岁月,让年少的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让我“获益终生”。

  习近平: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

  记者:这种历练对您今天有什么影响?

  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窑洞土炕

  今年76岁的诗人谷溪回忆起与习近平、路遥一同度过的青春岁月,仍然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他告诉记者,习近平在梁家河从最基层的社员做起,任劳任怨,积极要求进步,入了团、入了党。他从“村官”做起,从种地、筑坝开始,修建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修路、打井、种蔬菜,建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点。他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

  谷溪:我曾在这个村里做过好几次采访,这个村,其他干部开会,乱糟糟地开始,乱糟糟地结束,唯独习近平组织开会时大家都认真听讲。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习近平说的句句都是我们群众想说的话。习近平要办的事,每件都是我们想办的事。

  记者采访作家曹谷溪

  “务实、勤劳、团结、奋进、爱民”的梁家河精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去年,梁家河村人均纯收入已达9600元。如今,梁家河的苹果、小米已成了知名品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梁家河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村上新的支柱产业。梁家河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

  巩保雄:我们现在主要就是围绕总书记“三农”服务意识的政策,保持原村原貌变,“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居得住小城”这个模式,山上我们也能退能耕的,能植树的,我们也植了树,平常的地我们也栽了果园了。其余的,我们有些还向周边的村庄文化这块,我们也做的基本都到位了。

  如今,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梁家河这个小山村已告别昔日传统的农耕生活,修起了柏油路,温饱之外,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编辑: 王佳爱
关键词: 习近平;三农;1975年;小城;梁家河村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足迹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来到田间地头,手里托着麦穗问农民的收成;进入农户家里,打开锅盖看农户的伙食;坐上农户的炕头和农户拉家常,浓浓的三农情怀总是蕴含在总书记亲切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之中。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中国乡村之声多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三农足迹,探访五年中发生在农村基层的崭新变化。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总书记的三农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