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016日消息记者刘涛 通讯员郭创  韩海燕)陕西省礼泉县把解决“精神贫困”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两手抓,通过“四扶联动”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我要干”到“我能干”的根本转变。

  主题教育提素质

  该县深入开展“明理、自强、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采取“百姓宣讲团”、“宣传小分队”、文艺节目演出”等形式,牢固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素养本领广泛开展“脱贫之星”“致富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奋发进取、比学赶超的脱贫致富浓厚氛围。

  文化扶贫树新风

  该县充分发挥“小戏之乡”优势,成立小戏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制订小戏发展规划,出台小戏创作奖励机制,培育从事小戏创作的新老业余作者30余人;搭建演出平台,聘请县内30名演员为特邀演员,开展小戏“传帮带”活动,涌现出戏迷自乐班100多家,参与演出千余人;坚持把小戏创作、送戏下乡作为扶贫扶志扶智的重要举措,深入72个贫困村,逐村演出230多场次,实现乡镇、社区和贫困村全覆盖,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创作演出的《扶贫新歌》《上任路上》等50余部主题突出的扶贫小戏,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使贫困群众受到了文化教育的陶冶。

  “一约四会”促规范

  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孝敬老等不良风气,村村制定完善移风易俗、孝老爱亲作为重点内容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和“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全县依托“一约四会”平台,累计开展道德评议活动370场次,参与人数4.8万人次,选树道德模范、脱贫攻坚等先进典型680余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聚焦发展强信心

  该县因地制宜推进“三变”改革,吸纳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乡土人才,在贫困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兴办实体经营项目,探索联合经营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烟霞镇袁家村优化设置基本股、混合股、交叉股、调节股、限制股“五种股权”,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1700万元增长到2019年26亿元;骏马镇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村级集体闲置资源,创新走出“一拖三联五股”的脱贫之路,一举使坡底、安寇、东风等5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均集体积累达到50万元,大大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