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诗句犹在,山水田园已无诗意——乡村文化振兴如何复苏美的基因

2018-06-14 15:41:00来源:新华社-半月谈网

  中国曾是诗的国度,几乎每一处山水田园都留下了古人漫游的踪迹和吟咏的佳句。在乡村文化振兴持续推进的当下,一些坐拥绝佳景致、深藏文化底蕴的村镇却与传统渐行渐远,诗词故里的文化名片逐渐“名不副实”。

  王维隐居难寻

  今年三月,家住陕西榆林的王女士携全家来到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寻找她心中春日“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诗意景象。满怀期待的王女士开车在辋川镇附近转了好几圈,最终找到了一棵相传为王维手植的千年银杏树,与家人在树下合影后匆匆离去。

  “感觉有点遗憾。”王女士说,“王维山水诗中的辋川二十景我一个也没找到。”

  唐朝诗人王维晚年在辋川度过了漫长的隐逸生活,并留下了《辋川集》等诸多山水诗名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的辋川碧嶂叠翠,流水潺潺,幽静空灵,充满禅机。

  如今,辋川镇闫家村一位年长的李姓村民介绍村里景致只能如此开场:“咱这地方没个啥可看的,就是那棵大银杏树……”

  当代诗人周郎去年金秋曾寻访至此,在王维手植的挂满银杏果的古树下久久伫立,写下一首五言律诗,感喟不已:“曾劝渭城酒,曾歌红豆讴。入山听磬钹,植杏泯恩仇。百劫根犹固,千年果渐稠。诗魂疑不朽,化作一株秋。”

  无独有偶,位于西安南郊樊川一带的桃溪堡村,相传是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的故事发生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娇艳桃花掩映下凄美的爱情,曾吸引许多诗词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村里一探究竟。

  千年之后的桃溪堡村,半月谈记者在此已难觅桃树的踪影。二层小楼、水泥村道、路边麦地构成的寻常风物也与诗句中引人遐思的浪漫情景相距甚远。

  辋川旧景安在

  李海燕是辋川镇闫家村退休教师,多年致力于搜集研究与王维相关的史料和传说,不少研究王维的学者都来向他讨教。

  每当站在那棵据传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下,李海燕就来了兴致,指着四周说:“这棵树东边就是鹿苑寺,西边是钓鱼台。西北角就是王维墓,东南边是飞云山。说飞云山你可能不知道,但是你应该听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只是,体味这些诗句勾勒的美景如今只能求助于想象了。说起今天的辋川,“游客没有可以参观的地方”是李海燕最大的遗憾。

  一些镇上村民介绍,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60年代,辋川镇建起了工厂。时至今日,不少厂房仍占据着昔日辋川二十景相当一部分核心区域,客观上给当地开发旅游业带来了限制和困难。

  此外,近几十年间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0年代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在银杏树附近玩,奇花野藤遍布山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李海燕说,“七八十年代以后,砍伐盗伐严重,植被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在桃溪堡村,一些村民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人承包村里集体土地种出了一片桃花园,占地50亩,园里有桃花姑娘像和诗人崔护的展馆,每年二三月份游人便纷至沓来。但好景不长,桃花园的经营权几经易手,园内的景色也逐步荒弃,最终在几年前关门大吉。

  何计重焕活力

  到诗词故里探寻文明诗意的游客“扫兴而返”,古村渴望文化旅游带来美好生活的村民却一筹莫展。如何寻回古村的诗意,转化为今日乡村振兴的活力?

  据李海燕介绍,2015年,当地开发王维文化景区的事情终于有了动静,市上、县上来的专家找到他,一起实地考察诗篇中辋川二十景的具体位置,景区的设计规划随即展开。然而,这项工作耗时近4年之久,以至于李海燕时常被村民们问起:“到底啥时候开发?”

  而在桃溪堡村,一些村民认为,因为村子靠近西安城郊,土地征收、出租效益高,地皮成了部分人眼中比诗句更易兑现的“硬通货”。村子周边的桃树也在一次次土地流转中因为“碍事”而逐渐消失不见。桃溪堡村一位姓牛的村民说:“干部换了一茬茬,想法也在跟着变,有的人只顾眼前,不在乎村子长久发展。”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传统村镇要想踏上发展的快车道,关键在于清楚认识自身文化资源的潜力,下好高起点、有质量的统筹规划“一盘棋”。

  “文化与旅游是一个综合命题,对地方决策者要求颇高。”张燕说,“一些地方要么发展方向不明晰,浪费了独属于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要么开发过程缺乏综合考量,最终经营惨淡。”(半月谈记者 邵瑞 张斌)

编辑: 舒隆焕

诗句犹在,山水田园已无诗意——乡村文化振兴如何复苏美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