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火车上的“乡村集贸市场”

2018-12-19 15:33:00来源:陕西日报

  12月13日,经常乘坐8361/2次列车的乘客李红发现,这趟往返于汉中站与阳平关站之间的列车,原本是只有4节硬座车厢的“小慢车”,现在又加挂了1节行李车厢。

  6时20分,列车刚从汉中站驶出,李红就迫不及待地走到这节行李车厢一探究竟。

  让李红意想不到的是,新增加的这节行李车厢已被改造成“乡村集贸市场”。车厢里面不仅有货架、柜台和长椅,还专门设置了家禽放置区,就连公平秤也准备妥当,方便交易。

4e35b1345b52c0ce65ad1f9b490bf993.jpeg

12月13日,张素清(左二)自产的蔬菜在8361/2次列车上很受乘客欢迎。

  在群山峻岭间,列车慢悠悠地行驶着。带有农产品的乘客陆续走进“乡村集贸市场”,有的人打开箱子,有的人放下背篓,开始在货架上摆放茶叶、木耳等土特产,新鲜的蒜苗、萝卜等蔬菜也被整齐地摆放在柜台上。李红找到客运员冯凡萍问:“我家里种了不少香菇,能在这里卖吗?”“当然可以。”冯凡萍笑着说。

  8361/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为方便汉中片区铁路职工上下班而开通的通勤车,由汉中车务段汉中站客运人员值乘。这趟列车单程运行117公里,沿途经过的汉台、勉县、宁强3个县区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沿路沟壑密布,交通极为不便。

  为解决沿线村民外出务工及日常探亲访友、就医求学等出行难题,这趟列车连续14年向普通旅客开放,并从起初的2节车厢,逐渐增加至4节硬座车厢。但区间最低1元、全程7.5元的票价和逢站必停的运行方式始终没有变,被沿线群众亲切地称为“火车大巴”。

  12月13日,8361/2次列车客运员冯凡萍将刚刚得到的农产品信息写到信息交流板上。

  8时,列车在宁强站停了下来。不少乘客背着背篓,扛着大包走进站台。“今天宁强没有集市,这些老乡都是去代家坝赶集的。”冯凡萍告诉记者。还没等列车再次启动,车上的“乡村集贸市场”就因新一拨乘客的到来再次热闹起来。

  “以前,周边村民坐火车去赶集,在车上就能将所带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不少在集市上没有卖完的东西,也可以在火车上销售。”冯凡萍说,“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村民满脸无奈地背着没有卖完的东西回家。”

  怎样才能帮群众解决困难?这趟列车的客运员们纷纷想办法、出点子。他们先是帮村民联系同事及亲朋好友购买土蜂蜜、土鸡蛋、木耳等,但效果一般。后来,他们又在车厢两端安装了一块信息交流板,有销售愿望和购买需求的乘客,都可以免费在上面发布信息。

14bfaa3c5a806766a144c18bfb6adfc5.jpeg

12月13日,来自宁强县一家茶企负责人刘明涛(左二)向8361/2次列车的工作人员了解市场情况。

  “时间久了,货物交易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车厢里设置的信息交流板已无法满足群众的交易需求。”汉中站党总支书记梁福告诉记者。为此,汉中车务段对“小慢车”进行了升级改造,加挂1节行李车厢,并在车厢内设置了农产品展示区、交易区、洽谈区、大件货区、家禽区和清洗区。于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乡村集贸市场”就出现在8361/2次列车上。

  如今,看着“乡村集贸市场”能实实在在为沿线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梁福和他的同事们都很高兴。梁福说,在全国铁路81趟慢车中,这趟列车编组最短、停靠站最少、运行速度最慢、票价最低,但在列车上就能赶集,这是铁路部门为帮助秦巴山区群众脱贫而推出的一项精准扶贫措施。

477a6b6be843ac844b46e7b9a95f4030.jpeg

12月13日,即将从阳平关站返回的张素清(左一)和其他几名乘客结伴登车。

  9时3分,列车到达终点站阳平关站。从徐家坝站上车的乘客张素清下了车,背着背篓在站台上等候列车再次发车,她将乘坐这趟列车返回家中。张素清的家住在宁强县代家坝镇徐家坝村,村子就在车站跟前,乘火车卖农产品已成为她致富的重要方式。“我的蒜苗和萝卜都是自己种的,从家里出发坐车到阳平关,再返回家,一个来回就有100多元的收入。”在站台上,张素清一边整理着背篓里的蒜苗和萝卜,一边对记者说,“自从列车上开办了‘乡村集贸市场’,沿途乡亲们致富的路更宽了,步子也更快了。”记者 赵晨 文/图

编辑: 刘昱

火车上的“乡村集贸市场”

火车上的“乡村集贸市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