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8月20日消息(记者赵赟 孙越)8月2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民政系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工作成效。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方针,太原市民政局连续五年以一号文件制定出台了“社会救助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无缝衔接行动方案”。
  太原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二级调研员王龙介绍,自1997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太原市低保26次提标,平均标准由120元/人/月提高了730元/人/月,年均增幅达7.8%;2005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来,23次提标,平均标准由90元/人/月提高到了682元/人/月,年均增幅13.5%。累计保障196.8万人次,发放低保金50.4亿元,城乡低保标准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20部门39项数据即时共享,太原社会救助信息系统部门联网数量迈入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方阵。 2011年,太原市实行临时救助制度,累计救助28.9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55亿元。从2015年至今,连续5次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保障特困人员2.75万人次,累计发放供养救助金2.6亿元。开展“爱心奶工程”,覆盖2.5万余人,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面对全市80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太原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创新,全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系列保障措施持续加强、服务市场更具活力、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太原市先后颁布《太原市养老机构条例》《太原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两部地方性法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印发,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综合协调发展工作。
  51个养老服务机构,22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03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8个社区老年餐桌、750个为老服务网点,太原市构筑起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的养老服务网络。今年,15个城镇幸福养老工程,140个社区食堂,700个楼道6400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正在全力推进,市级老年福利院即将竣工,县级老年福利院陆续开工,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1090张,每千名老人床位达40张。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落户太原。该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首居全国第一方阵。高龄津贴3次提标,提升4-5倍,补贴标准中部六省领先。“十三五”期间,福彩公益金累计投入3.6亿元,支持全市养老事业发展。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初具雏形。
  近年来,太原市深入开展“六权治本”,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基层自治、法治、德法建设基础进一步加强巩固。立足全市社区治理现状,打造多维互动、多面整合、多样服务、多方共享太原治理新模式。并出台《太原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太原市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薪酬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更好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此外,殡葬惠民范围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流浪救助信息技术手段、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残疾人补贴制度化保障等日趋完善。救助站、康宁医院、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双塔公墓等重点项目建成或即将完工,太原民政软硬件服务能力双一流目标基本实现。
  下一步,太原市将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城乡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加大困难家庭个案救助帮扶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强化便民惠民,持续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