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寨,勇立潮头唱大风

2018-12-17 13:11:00来源:山西日报

  

  大寨村新貌 本报通讯员摄

  大寨的沧海桑田,虎头山作证。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把这个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村庄推到历史前台。那时,前来学习参观的队伍排成长龙,以艰苦奋斗精神而著称的大寨,影响了一个时代。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这个与时俱进的村庄访客依然川流不息,她以别样的风采再一次为世人送上惊喜。

  40年砥砺奋进,40年改革前行。新大寨人勤业顺、欣欣向荣,一股谋发展建小康的新风扑面而来。这个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村庄,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缩影。

  “当年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

  “这几个山头都是上世纪绿化的,种的是松树、柏树,后来退耕还林时又栽了许多桃树和杏树,到了春天,桃花红杏花白,才好看呢!这边有窑洞的是老大寨,那边有小别墅和成排单元楼房的是新大寨。”初冬时节,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站在虎头山上满怀深情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就没有今天富裕美丽的新大寨。”

  大寨村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服输的大寨人,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在全国最困难时期,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还向国家上交余粮,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64年,“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让名不见经传的大寨村走向全国,闻名于世。据官方资料统计,上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后期,大寨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约1000万人次,五大洲134个国家2万余名外宾也慕名而来。

  而那时,16岁的郭凤莲已经同其他社员一样战天斗地,在大寨的山梁上填沟造田苦干了2年,因为表现积极、有号召力,被选为“铁姑娘队”队长。

  回忆起往事,郭凤莲感慨道:“我们是白天上山修土地,晚上回来修房子,一天休息不了几个小时。大家都没有想过要收入多少钱,村里统一出工、统一收工,没有人搞副业,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好好干,多打粮食,完成国家的统购任务,剩下的粮食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通过卖给国家粮食,把钱拿回来以后能分个衣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影响了整个中国。郭凤莲也由“铁姑娘队”队长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0年。

  1978年,31岁的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以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老英雄宋立英回忆说:“当时,全国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大寨村的群众想不通、不接受,大寨就是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一路走过来的,大寨的成绩是集体化创造的,为什么要把土地放下去?”

  到1982年,全国95%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寨属于剩下的5%。

  宋立英记得,1982年冬天,昔阳县派遣工作组进入大寨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初,习惯于集体组织、安排农业生产的大寨人并不适应,但几经周折后,还是服从上级要求搞了联产承包。那时,郭凤莲已经被调离大寨2年。

  之后,大寨村10年内换了4任党支部书记,由于改革步伐迟滞,大寨村开始了长达10年的沉寂。

  1991年11月15日,在一片期待中,郭凤莲回到家乡,担任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郭凤莲看到大寨仍然在徘徊和迷茫之中,她回忆说:“村里破破烂烂,干部群众精神不振,人们的生活也比较贫困,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了。”

  在与全村老少见面的大会上,郭凤莲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她说:“大寨成为典型,不是因为生活水平多高,而是在于有百折不挠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只要这颗初心还在,大寨还会站起来!”

  1992年,猴年春节刚过,正月初四,在一阵阵鞭炮声中,两辆公共汽车从大寨村驶出,目的地是河北省高迁村。这是郭凤莲组织的第一批外出学习队伍,一户出一人,共130个人。路费是郭凤莲个人借的。

  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借钱也得带着村民出去看看,解放思想,看看全国的先进村是如何实现富裕的。”

  高迁村工业企业已成规模,村民们住的是整齐漂亮的“小二楼”,大寨村民们被所见所闻所震撼,第一次看到了“富裕”,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这样解放思想的考察学习后来还有很多次。郭凤莲说:“当年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

  那一年,正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宋立英记得,外地的乡镇企业,让她们大开眼界,看到沿海地区的发展繁荣,她曾和郭凤莲“兴奋得一夜没睡,聊了一夜”!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打开了家门,大寨人突破了思想的禁锢,放下包袱,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是大寨的法宝”

  寒冬时节,大寨制衣厂车间内热火朝天。车间负责人说:“大寨制衣厂已经实现了从村办小作坊到现代化专业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大寨一次次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学理念学技术,引进一个个新项目。大寨村村民的身份,也通过一个个产业实现了从农民到技术工人的转变。

  1992年,外出学习考察后,大寨统一思想,确定了发展思路,成立大寨经济发展开发总公司,郭凤莲担任总经理。当年村里与江阴市联手办起了第一个村办企业——大寨羊毛衫厂。1992年底,郭凤莲作为党代表,去北京参加十四大,特意将大寨生产的第一批羊毛衫带到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一时间,“大寨”牌羊毛衫畅销京城。

  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甘落后的大寨人终于拿出了当年“三战狼窝掌”修梯田的劲头,掀起了“二次创业”的热潮。

  看中市场机遇,大寨大胆引资金、上项目。大寨村会计贾海文说,郭凤莲跑贷款、跑借款,引进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大寨中策水泥厂”。这个水泥厂赶上了山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大寨经济从此翻身。

  人到中年的“铁姑娘”郭凤莲,逐渐学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和打拼,大寨人也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游泳。名村效应与名人效应,逐渐成为大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金字招牌。通过联合经营,“大寨”牌产品不断涌现,包括酒、醋、面粉、杂粮、核桃露等等。2006年,“大寨”商标被授予山西省著名商标。2008年,大寨年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收入1万多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1400多倍,人均收入增长54倍,上缴国家税金1791.4万元;2010年,大寨村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寨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了华丽转身,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大寨村已形成了建材制造、煤炭发运、旅游开发、饮品加工、服装制作等产业,产品达30多个品种。大寨集团所控股、参股、合作的企业达20家。2017年,大寨村生产总值达到4.6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万元。

  “大寨发展这么快,是我重返大寨二次创业时没想到的。当时,集体账上没有钱,我们成立大寨羊毛衫厂时,派年轻人去上海培训技术,路费都凑不齐。我带着村民去河北参观村办企业,只借了3000元钱路费,一听说人家还请咱吃午饭,感动得眼泪就掉下来了。”时隔多年,回忆创业时的艰辛,郭凤莲仍然感慨不已。她非常感激党和政府对大寨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激全社会在大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帮助支持。

  郭凤莲说:“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是大寨的法宝。大寨的发展变化再一次说明,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时代不断赋予大寨精神以新的内涵”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虎头山上的苍翠松柏,温润地洒向大寨村的时候,办农家乐的村民们陆续打开院门,扎好围裙,打扫院落,然后将土特产、纪念品、书籍等承载着大寨历史的物品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迎接第一拨游客的到来。

  大寨村马路宽广整洁,街边商铺井然有序,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村口大门上,红色的“大寨”二字依旧醒目,村民们用淳朴的笑容、浓厚的方言招揽着生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寨人的思想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以艰苦奋斗发展粮食生产而闻名于世的大寨,如今把红色文化旅游做得风生水起,每年要接待近50万游客,100多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

  虽然郭凤莲曾担任着大寨之外的诸多重要职务,但她至今还住在村里,是大寨村的“主心骨”,更是大寨的形象大使,平时在村里走动,经常会遇上找她合影签名的游客,她总是欣然答应。

  老一辈大寨人创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七梁八沟一道坡”上的自然生态景观,是大寨的宝贵财富。199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大寨村,提出“旅游业搞好了比办几个工厂都赚钱”。一句话醍醐灌顶,大寨再一次实现“转身”。

  大寨主动关闭了水泥厂、发煤站等污染重的企业,当年种着麦子、玉米的梯田退耕还林,种上了核桃和大枣。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人民公社旧址等一系列景点相继开放,2014年,大寨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村216户每户出资2000元入股,每年旅游收入的30%用于村民分红。如今,依托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大寨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综合旅游收入3000万元,全村有近200人从事个体旅游业,每户年平均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寨建成了以虎头山为轴心、方圆1.88平方公里的绿色大寨,森林覆盖率达到64.7%。大寨人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体验”,修补了具有“中国农村万里长城”美誉的石堾石坝,修复了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大寨窑洞”,打造了具有红色文化底蕴的大寨展览馆、红旗广场等景观建筑等。2017年,大寨景区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万元,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

  “现在的好日子,以前想也不敢想。”宋立英20平方米的特产店,时常被游人挤得水泄不通。从当初觉得自己是老党员,不好意思当个体户,到现在,88岁的老人不但学会了签名售书,还经常用微信和游客交流。

  60岁的大寨村民赵华小在自家的二层别墅里开办了家庭旅馆,屋内装潢讲究,干净整洁,水电暖齐全,城里人家有的家电,他家全有。他说,凭借企业收入,大寨开展了住房、供暖管道等建设。村集体承担七成费用建起二层别墅和单元楼,每套房屋村民只需花不到10万元,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新居。

  那些开创了大寨辉煌的老人们,每月可以领到200元或300元养老金,加上企业分红和国家养老金,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甚至1万元。代表着大寨未来的孩子们,在村内就能完成小学、初中学业,从幼儿园到小学全部免费,考上大学每年都有奖学金。

  虽然仍保持着农民身份,但大寨村已经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农民,90%以上的劳动力在村办企业就业,其中旅游业从业者有近200人。现在,与时俱进的大寨人更是学会了在网上洽谈生意,推销农副产品,大寨的土特产已通过“大寨粮仓网”卖向全国。

  战天斗地的日子犹在眼前,“二次创业”的激情仍在澎湃,当年的“铁姑娘”已年过古稀,但她的脸上仍然时时洋溢着旺盛生命力。曾六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四次当选为党代表的郭凤莲自豪地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寨人坚定信仰,改变观念,不断赋予大寨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也完成了历史性跨越。大寨人没有辜负党的关怀和全社会的期待,用自己的优异成绩向世人宣布:大寨又站在时代前列。”

  记者苗武军 白续宏 张谦

编辑: 郑皓月

大寨,勇立潮头唱大风

大寨的沧海桑田,虎头山作证。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把这个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村庄推到历史前台。那时,前来学习参观的队伍排成长龙,以艰苦奋斗精神而著称的大寨,影响了一个时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