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晋城5月12日消息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彰显民意,民生凝聚人心。2021年,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断头路顺利通车,“五校五园”教育布局实现,集中供热通往家家户户……一桩桩实事惠及民生,幸福生活不断加码,高平交出的这份长长的民生实事账单,让幸福生活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高平市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不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狠抓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政府要干的事、干好的事,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市区古城路改造 背街小巷见初心

背街小巷见初心

“这条路我和老伴走了30多年,过去路面坑坑洼洼,夏天污水横流,冬天地冻路滑,现在改造提升了,道路宽敞,干净整洁。”提及居住环境的大变化,家住高平市区古城路的姬海生感受最深。

2021年,高平市启动了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对路面破损、下水管网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下大气力逐一破解。姬海生所居住的古城路,成为最先动工改造的片区之一。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就是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去年,高平市背街小巷品质提升项目共涉及1.2平方公里区域,总投资6.6亿元。截至年底,已经完成了市区34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8.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拆除9.7万平米违建临建和2.5万平米围墙围挡。

“改造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活环境,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份民生‘大礼包’,分量十足、诚意满满。”在红旗小学家属楼居住了几十年的居民尚保胜竖起了大拇指。背街小巷,虽“背”且“小”,却是一座城市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老旧小区,虽“老”且“旧”,却承载着数万人的生活与梦想。硬化路面、雨污分流、拆违植绿……随着日渐改善的老街巷、旧小区,如同注入全新活力的城市肌理,连通了城市的历史与现实,让居住此间的人们,在追寻时尚的同时,转身即见老城新韵。

高标准规划建设“五校五园” 全面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五校五园”润童心

“神农幼儿园建在了家门口,接送孩子很方便,也经常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正在和孩子一起参加校园活动的家长牛佳倩笑着说道。

神农幼儿园开园招生,是高平大力推进“五校五园”建设的又一成果。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难题,高平市总投资14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五校五园”,全面补齐全市教育发展短板,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惠及了全市5万户家庭。目前,太华幼儿园、神农幼儿园、全省一流市委党校已经投入使用,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完工,“九年一贯制”的七中、八中主体完工,九中、十中加快推进。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高平是国家级“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 ”,近年来,依托这块金字招牌,高平将天怡幼儿园、丹河幼儿园、太华幼儿园3所市直幼儿园定为国家级实验园,通过引领示范带动,努力让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均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高平作为国家级“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上学难”,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越来越广。教育真正成为带动高平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系统性”规划、“集中型”推动推进乡村改水、改厕、治污一体化项目

气顺村净暖民心

2021年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在高平市第三热源厂的锅炉房内,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燃气锅炉呼呼作响,正通过输热管道不断向外输出热能。

集中供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高平南部地区没有集中热源,供热不平衡不充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高平启动了总投资8亿元,占地120亩的第三热源厂热电联产项目。2021年供暖季,第三热源厂顺利并网发电,范围覆盖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米山工业园区、高铁新区、米山镇和河西镇等200万平方米,全市城乡供暖面积增加至1295万平米。

冬改暖,夏治污。这些天,米山镇南坡村村民夏红梅和村里人都挂心着村里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三改项目完成,能帮助我们解决用水、用厕等生活难题,真是一个大好事。”

去年,高平采取“系统性”规划、“集中型”推动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全市乡村改水、改厕、治污一体化项目。项目完成后,高平11个乡镇(街道)的77个村,都将实现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循环利用,有效推进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高平近20万群众吃上了优质的张峰水,晋城重点工程丹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0个村;改厕1万户,累计达到6.2万户、改造率74%。改造8.7公里市区雨污分流管网,完成城市一污提标改造,二污稳定运行,15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编辑:赵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