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老百姓的“饭碗”和“钱袋”息息相关,近年来,大同市把稳就业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创新开辟不同形式的就业渠道,扎实把“就业服务民生”这篇文章写出亮点、写出水准。

“牵线搭桥”让工作送上门来

“送岗位进社区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业服务,真便利!”4月22日,记者在平城区翰林别院小区看到来自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小区的住户耐心讲解就业政策、发放企业招聘宣传单,引得不少住户驻足了解。

今年以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入企微笑服务、送企进社区等活动,主动上门与用人单位、求职人员进行对接,认真研究并提出改善供求关系、破解企业招工难题等意见建议。“当前我市大数据服务、快递物流等新业态逐渐成为新的就业引擎。我们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和求职者能早日‘相遇’。”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现在这个工作,就是通过社区招聘找到的。”今年38岁的李静玮就职于山西京东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着多年营销经验的她,做起客服工作得心应手。她感慨道,现在工作时间自由了,待遇增加了,感谢新的招聘形式,让自己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岗位。

“直播带岗”让工作触屏就来

19家企业、624个优质岗位,涉及纺织、机械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近日,大同经开区创新人才招引形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助力企业招贤纳士。

“在政府搭建的直播间,我们企业有机会完整地讲述人才政策、行业前景、薪资福利,还可以与求职者积极互动,达到了信息精准传播、受众精准对接、影响力辐射式扩散的多重效果。”氢都驰拓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通过直播和筛选,我们公司收到60多份优质简历,后期政府还会协助我们开展现场招聘,为今后发展集聚人才。”

此次“云”招聘是我市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人社局依托“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等活动,打破线下招聘的诸多限制,求职者坐在家中通过手机直播就能了解和咨询企业用工情况,拉近了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距离,为我市招才引智提供了新的渠道。

“人人持证”让工作慕名而来

“我们村8名学员参加了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协会的培训,带动全村100多名妇女实现了就业,如今村里还成立了手工编织合作社,已编出柳编产品3万件,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真正使全村妇女通过‘炕头产业’不出村实现就业。”4月26日,记者在云州区瓜园村编织车间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手工编织工艺品。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成效明显。“我市主要面向企业在岗职工,以及未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培训方案,对脱贫劳动力、脱贫不稳户、边缘户和易地搬迁户等重点群体,做到优先培训、愿培尽培、应培尽培。”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让学员培训后更好地实现就业,我市还广泛开展就业岗位进课堂活动,每个培训班最后一课专门设置就业招聘信息宣讲,将用工企业、劳务派遣公司等相关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请进课堂,进行就业指导,增强了培训的有效性,提高了培训后就业率,力求做到培训与就业有效衔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我市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大同特色的稳就业之道路。(郝雨)

编辑:赵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