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光中的礼赞》诗歌朗诵会
《泪光中的礼赞》诗歌朗诵会
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 5月25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何佳工作室共同主办的“泪光中的礼赞一情系汶川!”诗歌朗诵会在津举行。著名演播艺术家关山、何佳、丁涵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及播音主持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参加 了朗诵会。他们用充满深情的诗歌朗诵为四川地震灾区群众送上祝福。

    据了解,中国诗歌学会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将全国部分知名诗人精心创作的诗作汇编成《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一书,并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何佳工作室合作,共同邀请颇具实力的播音员、主持人将作品录制完成。

    据朗诵会总导演何佳介绍,32年前天津遭遇唐山大地震时,她曾在广播一线播音,当年的震后情景至今难忘。这次与中国诗歌学会联抉合作,举办这个活动,意在用泪光映印出心灵的交响,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住 2008年这段不同寻常经历,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讴歌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为灾区的人们祝福、加油 !


    《泪光中的礼赞》由 “泪光中的记忆” 、“泪光中的礼赞”和“泪光中的希望”三个篇章组成,讴歌了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的英勇气概,激励广大的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振作精神,用双手重建美好 家园。

    年过七旬的关山老师是新中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播音艺术家,他对记者讲,这些天他一直在关注着灾区 , 同时也在参加相关的抗震救灾的演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除了参加所在单位组织的捐款外,这几天还与许多的共产党员一样缴纳了特殊党费 , 表达他对灾区人们的支持与祝福。

    在活动现场,记者还连线了正在四川进行慰问的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祁人。作为活动策划之一 , 他正率领 " 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 " 一行七人在四川灾区采访创作。他说,对于一个诗人而言, 灾区现场充满着震撼,既目睹了灾难中生命的煎熬,更感受到了人们在灾难中表现出来的真爱与力量。他希望能用诗歌表达出诗人与朗诵艺术家为抗震救灾做贡献的一片真情。

    刚刚荣获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大奖、来自山东烟台的民间剪纸艺术家朱曼华老人在得知活动举办的消息后 , 连夜剪出了 " 十二生肖福 ", 并委托工作人员转交到了节目录制现场 , 希望用福的吉祥祝福灾区人民安康。

    据朗诵会组织者介绍,这次朗诵会所有作者、演职员都是义务参加录制。另据记者了解,此次诗歌朗诵会与以往单一语音播出不同 , 朗诵会录制完成后, 将与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将抗灾一线记者拍摄的视频资料 与配乐朗诵的诗歌作品相结合,音诗画融为一体,在视觉与听觉上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目前,朗诵会的作品正在抓紧进行后期制作,近期将与广大昕众、观众和网友见面。

    欢迎点听:

    第一章《泪光中的记忆》

    《记住汶川 十四点二十八分》(作者:李小雨 朗诵:孙阳)

    《妈妈,哪里去了》(朗诵:李萌)

    《一双救援的手》(作者:桑恒昌 朗诵:慕容)

    《天堂的短信》(作者:惠儿 朗诵:叶静)

    《一家三口》(作者:徐俊国 朗诵:雷若琳)

    《妈妈,我的名字叫震生》(作者:林萧 朗诵:张鹏、刘静媛)

    《天堂》(朗诵:王子怡)

    《一位老师在全国哀悼日前15分钟对同学们的讲话》(朗诵:何佳)

    第二章、泪光中的礼赞

    《颂歌与挽歌》(作者:祁人 朗诵:赵巍)

    《兄弟,我们不哭》(作者:泽西 朗诵:丁涵)

    《孩子别哭》(作者:祁宏 朗诵:芬菲)

    《不离不弃》(作者:彭佩 朗诵:刘军)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朗诵:刘清)

    《以父亲的名义》(作者:阎志 朗诵:张谦)

    《中国挺住》(作者:张志玉 朗诵:丁涵、张谦、刘涛、王长军)

    《请相信我会站起来》(作者:吴桂秋 朗诵:何佳)

    《老乡,不要怕,我们雄得起》(作者:王宗 朗诵:刘杰)

    《在废墟的下面和上面》(作者:刘功业 朗诵:胡月)

    《孩子,你们的家就在美丽的花园里》(作者:黄恩鹏 朗诵:张鹏)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者:叶浪 朗诵:关山)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任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