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10日消息(记者周洪)今天(10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在静安区新闸路613弄举行。

纪念馆外景(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作为上海市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重点推进工程之一,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历时三年,期间展陈大纲、展陈布置经权威专家多次审核指导,目前已经达到了正式开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基本要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一主基调,作为全市“一馆五址”第一个正式开馆的场馆,举办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有着更为重大意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军史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是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体现了静安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讲好红色故事的决心。

  根据上海市委要求,在静安区委领导下,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党史党史研究室作为建设主体,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负责运营管理。2020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获中央批复后,静安区广泛汇总多方专家意见,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完善和对布展设计进行优化提升。场馆展览面积192平方米,主题为“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这将近8年间的历史变迁。

烈士浮雕(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对史实把握力求客观、精准,陈列大纲经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以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专业部门多次审核,并且将50%的文献资料以文物复制件的形式陈列展出,增强历史还原度;布展形式上,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展览版面更加简洁,清晰。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增强展览互动性。通过“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增强历史代入感;动线设计上,力求流畅,提升参观空间舒适度。在有限空间内设置弧形屏幕,增加展厅纵深感;整体配色素雅清新,提升展厅明亮度。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所在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始建于1919年,原属新闸路经远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军事部(也称军委)和相应机构于上海诞生(其间在武汉工作短暂时间)后,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也见证了周恩来、杨殷、彭湃等革命元勋的光辉事迹。中国共产党对军事斗争的早期实践与探索,淬砺了人民军队的忠勇品格,根植了人民武装的红色基因,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奠定了坚定基础。

  今后,中共中央军委旧址纪念馆将依托“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驻沪部队等单位共建,携手打造一支“军人讲军史”的特色志愿者服务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常态化、持续性开展。通过讲好军史故事,擦亮“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名片。